[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7623.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6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零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Q15/22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张蓉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板 打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弧形的内饰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打孔发生移动,从而能够提高打孔精准度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接有放置板;滑轨,底座下部后侧固接有滑轨;滑动板,滑轨内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伸缩杆,滑动板顶部固接有两根伸缩杆;打孔机,两根伸缩杆上端之间安装有打孔机。当内饰板被夹块夹紧后,通过上下拉动按压挤压件,能够使空气进入气垫内,从而使气垫隆起与内饰板贴合,进而能够使弧形的内饰板被支撑的更加稳定,防止其在打孔发生移动,如此能够提高打孔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系统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内饰系统的设计工作量占到车辆造型设计工作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远远超过汽车外形,是汽车车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609934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可减少扬尘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收集组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加工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一端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架,虽然该可减少扬尘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通过加工组件来对被固定组件固定的内饰板材进行加工打开,而收集组件可对打孔时扬起的灰尘以及飞溅的碎屑进行吸附收集,而驱动组件可带动加工组件左右移动,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达到减少空气污染以及提高加工效率的效果,但上述专利仅通过两个固定块进行固定作业,导致不便于对弧形的内饰板进行固定,在对内饰板进行打孔时,内饰板容易发生移动,从而降低打孔的精准度。
因此亟待发明一种能够对弧形的内饰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打孔发生移动,从而能够提高打孔精准度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专利不便于对弧形的内饰板进行固定,在对内饰板进行打孔时,内饰板容易发生移动,从而降低打孔的精准度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对弧形的内饰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打孔发生移动,从而能够提高打孔精准度的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汽车内饰板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部固接有放置板;滑轨,底座下部后侧固接有滑轨;滑动板,滑轨内滑动式设置有滑动板;伸缩杆,滑动板顶部固接有两根伸缩杆;打孔机,两根伸缩杆上端之间安装有打孔机;夹紧机构,放置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内饰板夹紧的夹紧机构;支撑机构,底座内设置有用于支撑内饰板的支撑机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夹紧机构包括:滑杆,放置板顶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置有两根滑杆;夹块,相近的两根滑杆之间滑动式设置有夹块;第一弹性件,滑杆下部与夹块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套在滑杆下部;斜板,两个夹块外侧均固接有斜板。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包括:气垫,放置板内设置有气垫;固定架,底座内底部固接有固定架;单向出气管,固定架左部和右部均固接有单向出气管,单向出气管上端与气垫连接并连通;抽取箱,两根单向出气管前端之间连接并连通有抽取箱;挤压件,抽取箱中部滑动式设置有挤压件;单向阀,抽取箱底部连接并连通有单向阀;橡胶塞,气垫底部设置有橡胶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推动夹块移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放置板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两个固定块;滑动件,相近的两个固定块之间滑动式设置有滑动件;连接杆,两个滑动件底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杆;导向板,放置板顶部左右两侧均固接有两个导向板,导向板与夹块接触。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用于挤压连接杆移动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支撑座,抽取箱顶部固接有支撑座;转板,支撑座上转动式设置有转板,转板转动会挤压连接杆移动;接触杆,挤压件上部固接有接触杆,接触杆移动会挤压转板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零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赣州零越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7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米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向管柱结构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