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及冰咖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4535.0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陶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品之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1/50;A47J31/46 |
代理公司: | 常州联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6 | 代理人: | 张岳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液体 装置 咖啡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及冰咖啡的制作方法,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包括分配系统及与分配系统相连的冰水箱系统,本发明通过对咖啡浓缩液进行多次冷却后制得冰咖啡,实现了冰饮的可即饮性及饮品口味的一致性,大大降低了设备成本及易维护性,实现了管路的全封闭性,大大降低了食安风险,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料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及冰咖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现制现售类的商用无人售卖饮料机,尤其是商用现磨咖啡机类制作冰咖啡的普遍方式都是冰块+咖啡热浓缩液+冰水组合而成,而这种简单粗暴的制作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机器内必须配备制冰机,冰水机,这样不但造成机器体积大,而且成本很高,系统多故障率也将提高,且维护难度高。2、机器内的制冰机因结构的限制,制冰机内的冰块输送至饮料杯中须通过特制的管道,而半开放式的管道及相关环节是微生物超标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风险点,这也是行业中的难点问题。3、冰块+咖啡热浓缩液+冰水合成冰饮的方式在饮料口感及饮品享用的便捷性方面的体验感很不理想,原因是:一、该方法制作的冰饮需一定的时间才能使饮品温度及浓度到达标准要求,原因是杯内饮品在无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少量的热浓缩液很难快速溶解冰块,而大部分的冰块没有融解就无法达到冰饮温度,冰块本身也是饮品配方中视为水的一部分,如果冰块没有融解成水,饮品的浓度也无法达标,由于消费者并不完全了解正确的饮用方式,体验感必然不佳。二、即使消费者经过引导了解了正确的饮用方式,消费者也只有两种方式可选,一是等待一定时间等冰缓慢融解,二是获取由机器额外增加的机构提供的搅拌棒,使用搅拌棒快速搅拌杯内饮品,从而加速融解杯内冰块以达到可以尽快饮用杯内冰饮的目的,整个过程极不方便,尤其是有自动盖杯盖功能的咖啡机在使用搅拌棒的过程中还有需打开杯盖搅拌后再盖上杯盖的动作过程,反而使方便变成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市场上商用饮料机冰饮制作上的难点,提供一种冰饮温度低,饮品浓度一致,可直接饮用且满足食品安全要求的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及冰咖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制作冰饮的液体换热装置,包括分配系统及与分配系统相连的冰水箱系统。
本发明的分配系统包括基板、移动支架、支架驱动件、分配漏斗及分配器,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基板上,移动支架与冲泡器的出液管相连,所述支架驱动件能够驱动移动支架沿基板移动,所述分配漏斗固定于基板内并对应设置在移动支架下方,所述分配器包括分配接头、散热筒、分流器及散热风扇,所述分配接头固定于移动支架上,分配接头底端贯穿移动支架,所述散热筒固定于基板内并对应设置在移动支架下方,散热筒顶部为开口结构,底部具有出液孔,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散热筒内并与分配接头相对应,分流器能够将分配接头送出的液体分流后由出液孔送出,所述散热风扇固定于基板一侧并与散热筒相对应,散热风扇能够对散热筒进行散热。
为了对浓缩液进行首次分散冷却,所述分配接头包括出料接头座及出料接头,所述出料接头座通过管路与冲泡器相连通,所述出料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于出料接头座底端并贯穿移动支架,出料接头底端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料导向孔;进一步地,为了对其进行吹气冷却,所述出料接头座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通过管路与冷却气泵相连通,冷却气泵能够对出料接头座及出料接头内腔吹气辅助降温。
为了对浓缩液二次缓冲冷却,本发明设计了特殊结构的分流器,对浓缩液的流动过程进行缓冲,增大冷却面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分流器包括若干从上至下依次堆叠的球状结构。
为了对浓缩液再次吹风冷却,所述散热风扇与分配接头之间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将散热风扇上半部分吹出的风导向至散热筒内的分流器,对散热筒及分流器进行快速散热,散热风扇下半部分吹出的风导向至散热筒外壳,从而实现了对散热筒内外全方位无死角的风冷散热。
上述结构均是为了实现浓缩液进入冰水箱系统之前的初步冷却,冷却效果非常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品之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品之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5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