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64152.3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2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肖世玲;龙梅;刘宁;宋金涛;李岗;万二威;陈日宇;农天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2 | 分类号: | H01M50/242;H01M50/244;H01M6/14;H01M10/052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华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69 | 代理人: | 杨振江 |
| 地址: | 516025 广东省惠州市惠澳大道惠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模组 安全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适用于锂电池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所述的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通过多组支撑弹簧支撑设置在内壳内;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多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连接;每一个所述支撑装置上均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级防护组件和二级防护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一级防护组件和二级防护组件,使得对外力冲击的防护效果得以优化,使得外防护板在受到较小冲击力的作用下,无需二级防护组件动作,降低了二级防护组件的使用频率,延长其使用寿命,与此同时,通过设置的二级防护组件,也使得一级防护组件的气囊不会被冲击到完全压扁,也保证了气囊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模组在遇到重物碰撞时,其外壳易被重物破坏,使得锂电池无法使用更有甚者会导致锂电池在碰撞中破损,最后导致锂电池电芯模组发生损坏。
如公开号为CN216903190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电池电芯模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放置有电芯模组,所述收纳盒位于底座与限位框之间区域的外壁均匀分布有多组被装备用于对收纳盒进向保护的防护组件,通过设置装置主体、防护组件、弧形弹性金属条、减压气囊,装置主体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可通过防护组件对装置主体较为薄弱的侧面进行防护。
再如公开号为CN214848889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安全防护结构,包括锂金属电池,锂金属电池外侧设置有外壳,外壳上端相互远离的四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外壳内设置有挡板,将锂电池放置在外壳内,通过调节移动板,方便固定锂金属电池,顶端设置挡板固定,并通过弹簧阻尼和弹性块提供缓震,用于解决现阶段用于锂电池的防护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又如公开号为CN213936408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镍氢电池组,包括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内部包括有上盖主板和对接柱安装板,所述上盖主板下端固定安装有对接柱安装板,所述对接柱安装板内部设有活动滑槽,所述活动滑槽内部滑动安装有T型滑块;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内部包括有电池组安装框和弹簧安装柱,所述弹簧安装柱分别固定安装在电池组外壳内部底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以减少外界冲击力对内部电池组造成的损伤,以防止电池组内部受到撞击。
通过分析,上述方案提供的电池的安全防护的结构中,对于电芯模组的防护,仅采用单一结构的弹簧结构,以提供缓震,来降低外部冲击力对壳体内电芯模组的影响,而在实际使用中,单一结构的弹簧结构对于削弱外部冲击力来说,其效果并不能满足对电芯模组的防护要求,使得电池外壳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并不能对电芯模组起到有效的安全防护,降低了电芯模组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其中,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结构,所述的安全防护结构包括电芯模组,所述电芯模组通过多组支撑弹簧支撑设置在内壳内;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多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连接;
每一个所述支撑装置上均设置有防护机构,设置的防护机构用于对外力冲击进行缓冲,以起到对外壳的防护作用,进而起到对电芯模组的安全防护;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一级防护组件和二级防护组件;
所述一级防护组件包括外防护板,外防护板与外壳之间通过气囊进行支撑;
所述二级防护组件包括内防护板,所述内防护板位于所述外防护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内防护板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第一缓冲弹簧进行弹性支撑连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基座通过连接支脚与所述内壳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