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64044.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263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邢贝贝;廖飞;杨强;逯明清;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海博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冲击 特性 柔性 气囊 水下 测量 装置 | ||
1.一种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框架(1)上设有冲击入水试验装置(2)和水下特性测量装置(3);
冲击入水试验装置(2)包括第一有机玻璃桶(21)和第一支撑横梁(22),固定安装的第一支撑横梁(22)位于第一有机玻璃桶(21)的上方,第一支撑横梁(22)与第一有机玻璃桶(21)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竖向布置的限位钢索,限位钢索上穿设有限位固定横架(24),第一支撑横梁(22)与限位固定横架(24)之间设有升降驱动装置,限位固定横架(24)上设有铰接的弹射装置(25),弹射装置(25)上设有试验体(26),限位固定横架(24)与弹射装置(25)之间设有分度规(27);
水下特性测量装置(3)包括第二有机玻璃桶(31)和第二支撑横梁(32),固定安装的第二支撑横梁(32)位于第二有机玻璃桶(31)的上方,第二支撑横梁(32)上设有上方滑轮组件,第二有机玻璃桶(31)的底部设有下方滑轮组件,零浮力线缆(35)绕过上方滑轮组件、下方滑轮组件后与柔性气囊(38)连接,第二支撑横梁(32)上设有液位传感器(36)、拉线位移传感器(37),零浮力线缆(35)与柔性气囊(38)之间连接有拉力计(310),柔性气囊(38)上设有压力计(39);
所述的弹射装置(25)包括弹射盒(251),弹射盒(251)内设有开口朝下的滑行轨道,试验体(26)设在滑行轨道内,试验体(26)与弹射盒(251)之间设有弹簧(253);
所述的分度规(27)包括刻度和指针(252),刻度设在限位固定横架(24)上,指针(252)与弹射装置(25)的转轴连接,刻度和指针(252)同轴心,指针(252)的方向与试验体(26)的弹射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框架(1)包括安全爬架(11),安全爬架(11)分别与第一固定框(12)、第二固定框(13)固定连接,冲击入水试验装置(2)固定在第二固定框(13)上,水下特性测量装置(3)固定在第一固定框(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为卷收器(23),卷收器(23)的主体固定在第一支撑横梁(22)上,卷收器(23)的卷收绳与限位固定横架(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钢索包括第一限位钢索(28)和第二限位钢索(29),限位固定横架(24)穿设在第一限位钢索(28)和第二限位钢索(29)上,第一有机玻璃桶(21)内设有第一底部挂环(211)和第二底部挂环(213),第一限位钢索(28)通过第一钢索扣(210)与第一底部挂环(211)连接,第二限位钢索(29)通过第二钢索扣(212)与第二底部挂环(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方滑轮组件包括第一转向滑轮(33)和第二转向滑轮(34),下方滑轮组件包括第三转向滑轮(311)和第四转向滑轮(313),零浮力线缆(35)依次绕过第一转向滑轮(33)、第二转向滑轮(34)、第三转向滑轮(311)和第四转向滑轮(313)后与柔性气囊(3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有机玻璃桶(31)的底部设有第三滑轮座(312)和第四滑轮座(314),第三转向滑轮(311)设在第三滑轮座(312)上,第四转向滑轮(313)设在第四滑轮座(314)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框架(1)上设有升降滑移的高速摄像装置(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体冲击入水特性及柔性气囊水下特性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速摄像装置(4)包括高速摄像机(44)和可移动平台(46),高速摄像机(44)设在可移动平台(46)上,可移动平台(46)上竖向滑动设在主体框架(1)上,可移动平台(46)与同步带(42)连接,同步带(42)绕设在第一同步轮(41)与第二同步轮(45)之间,第一同步轮(41)设在主体框架(1)的底部,第二同步轮(45)设在主体框架(1)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挡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限束装置及X射线拍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