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电网运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64031.9 | 申请日: | 202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栋;谢翱羽;方念;陈佳伟;刘洪亮;张程熠;潘媚媚;汪雅静;张帅;张志刚;宋宏亮;钱康;韩丽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中桓凯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76 | 代理人: | 李美宝 |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电源 并网 调度 方法 装置 电网 运营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电网运营系统,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预测不够准确导致控制模块无法合理的调度储电模块内部的储电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方法,通过获取储电模块内当前日期剩余的电量,根据剩余的电量和下一日的发电量预测结果,控制光伏系统的电量的调度,并对发电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改进,确保电量调度的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运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方法、装置及电网运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储电模块与光伏电站联合并网,其主要功能包括挽回弃电和增加发电量,但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无法得到准确的预测,让储电模块内部的储电量无法合理的得到预留,尤其对于安装光伏系统的普通家庭,容易出现储电量不足导致停电的情况,影响日常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预测不够准确导致控制模块无法合理的调度储电模块内部的储电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电源并网调度方法,调度方法包括:获取储电模块内当前日期剩余的电量,根据剩余的电量和下一日的发电量预测结果,控制光伏系统的电量的调度;其中,发电量预测结果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获取光伏系统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前日期之前的历史气象信息;获取当前日期的下一日的天气预报数据,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在历史气象信息中选取与下一日的天气预报数据相似的历史日期,并获取历史日期的历史发电量结果;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和历史发电量结果,预测下一日内光伏系统的发电量,获得发电量预测结果,天气预报数据包括天气类型和环境数据;其中,发电量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进:实时地检测天气数据,根据天气数据和地理位置,计算光伏系统的发电量,获得发电量计算结果;将每日划分为多个目标时间段,将每个目标时间段内的发电量计算结果与每个目标时间段内的发电量预测结果进行比较,获得第一误差结果,根据第一误差结果调整发电量预测结果的计算方式;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和当前日期来调整多个目标时间段的划分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地理位置的检测让光伏系统所处的纬度更加精确,历史发电量结果的读取,在计算发电量预测结果时能够参考历史的发电量,让发电量预测结果更加精确,多个目标时间段的分别检测,能够更好的判断误差存在的区间,并针对该时间段的预测结果进行改进,调整目标时间段的划分方式能够合理的应对一年四季的昼长变化,通过控制光伏系统的电量的调度,确保分布式电源在并网后能够有充足余量,避免出现自身用电量不足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根据剩余的电量和下一日的发电量预测结果,控制光伏系统的电量的调度,包括:根据剩余的电量与下一日的发电量预测结果得到下一日可用总电量;当下一日可用总电量≥第一阈值时,控制电量通入公众电网与负载;当第二阈值<下一日可用总电量<第一阈值时,停止电量通入公众电网,并供应负载的正常运行;当下一日可用总电量≤第二阈值时,降低负载的使用功率;和/或;向公众电网获取电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的设定,在确保用户日常使用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电量通入公众电网,避免日常使用中电力不足,需要频繁向公众电网索要电量的情况,让分布式光伏发电能够应用与日常生活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天气类型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雾天、雪天;环境数据包括:太阳辐射强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和风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对多种环境数据进行检测,并计入在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发电量计算结果,让相似的历史日期判断更为精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4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