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和显示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8306.8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1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夏桓桓;马御棠;杨楠;王圣江;周仿荣;耿浩;曹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5K7/14;F16M3/00;F16M7/00;G09F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黄劼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终端 安装 结构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和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竖遮光板、与第一竖遮光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竖遮光板、连接第一竖遮光板和第二竖遮光板且相对设置的安装底座和横遮光板、设置于第一竖遮光板上的第一固定构件、设置于第二竖遮光板上的第二固定构件和双头螺杆;双头螺杆与安装底座固定连接,双头螺杆贯穿第一竖遮光板和第二竖遮光板,双头螺杆分别与第一竖遮光板和第二竖遮光板螺纹连接,第一竖遮光板和第二竖遮光板分别与安装底座相抵,旋转双头螺杆,第一竖遮光板和第二竖遮光板相靠近,第一固定构件和第二固定构件夹紧显示终端,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显示终端遮光和防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和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设置在户外的显示终端,通常日晒雨淋,阳光直射设备,不仅容易使设备升温,加快其内部零件老化,影响使用寿命,而且容易反光不便于对信息进行查看,雨水进入设备内部也容易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和显示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显示终端遮光和防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框架;
所述安装框架包括第一竖遮光板、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相对设置的第二竖遮光板、连接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且相对设置的安装底座和横遮光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上的第一固定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竖遮光板上的第二固定构件和双头螺杆;
所述双头螺杆与所述安装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双头螺杆贯穿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所述双头螺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分别与所述安装底座相抵,旋转所述双头螺杆,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相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和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夹紧显示终端;
所述横遮光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第二竖遮光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一U型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和所述显示终端上,所述第一固定块卡合在所述第一U型槽内;
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二U型槽,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二U型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竖遮光板和所述显示终端上,所述第二固定块卡合在所述第二U型槽内。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竖遮光板顶端的第三固定构件和设置于所述第二竖遮光板顶端的第四固定构件;
所述横遮光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固定构件对应的第一滑道和与所述第四固定构件相对应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竖遮光板通过所述第三固定构件与所述横遮光板相连接,所述第三固定构件沿所述第一滑道滑动,所述第二竖遮光板通过所述第四固定构件与所述横遮光板相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构件沿所述第二滑动滑动。
优选的,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还包括储液箱、输液机构、喷洒机构和擦拭机构,所述储液箱、所述输液机构、所述喷洒机构和所述擦拭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上,所述储液箱与所述输液机构相连通,所述输液机构与所述喷洒机构相连通,所述喷洒机构沿所述显示终端的第一边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擦拭机构沿所述显示终端的与所述第一边相连接的第二边延伸方向运动。
优选的,显示终端的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框架上的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一螺纹杆、第二锥齿轮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且与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一螺纹杆同轴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跟随所述第一锥齿轮一起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螺纹杆同轴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和所述第二螺纹杆分别沿所述显示终端的横向和纵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83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