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整流模块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50415.5 | 申请日: | 202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3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冯庆冬;董磊;李云祥;邢冬雪;安鹏;王珺;郭佳;冯超;张硕;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2 | 分类号: | H02M7/12;H02M1/088;H02M1/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 模块 切换 方法 装置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模块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方法首先获取系统的功率需求、多个效率特性以及多个健康特征;然后,根据所述功率需求以及多个效率特性确定目标投切组合;最后,根据所述多个健康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投切组合,从所述多个整流模块中选择整流模块进行投切。本发明方法实施方式,据系统实时电流需求和模块最佳工作效率点实时调整开机模块数,使单个模块工作在效率最高点,节能降耗。系统设置轮换时间,将常开模块切换到下一组,实现模块均衡使用,多个整流模块无短板,从而延长整流电路整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流模块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源用于为用电设备提供交流或直流的电能,对于直流电供电的设备而言,通常通过整流和滤波方式获得基本的直流电压波形,再通过其它环节进行调压后为用电设备供电。
以高压直流系统为例,高压直流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通常为多个)、蓄电池、直流配电单元、电池管理单元、绝缘监测单元及监控模块组构成。在市电正常时,整流模块将交流配电单元输出的380V交流电转换成240V高压直流,高压直流经直流配电单元给IT设备供电,同时也给蓄电池充电。在市电异常时,由蓄电池给IT设备供电。高压直流系统电池直接和整流器的输出母线挂接并联输出给负载,可靠性更高。当停电时,蓄电池的电能可以直接供给负载,确保供电不间断。直流供电不同于交流供电,其只有电压幅值一个参数。各个直流模块之间不存在相位、相序、频率同步的问题,系统结构简单很多,可靠性大大提高。高压直流系统为模块化热插拔设计,运维简单方便,降低运维成本。如果发现故障模块,运维人员只需热插拔更换故障模块,快速处理,非常便捷。
现在采用功率MOS 高频开关技术的240V 高压直流系统效率可高达96%以上,比采用晶闸管或IGBT的传统UPS效率更高,体积更小。然而此效率是针对模块的最佳效率来说的,当模块输出功率发生变化时,其效率会发生很大变化。模块在轻负载时效率较低,随着负载率上升效率逐渐增大,一般情况下,当负载增加到额定输出的70%~80%时,效率最高(具体需结合使用模块的参数确定),当负载进一步上升到满载过程中,效率又开始下降,因此将模块负载率控制在最佳功率点至关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开发设计出一种整流模块切换方法,以提高整流模块的效率,尽可能使其工作在最佳效率点,可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整流模块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整流模块转换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整流模块切换方法,应用于设有多个整流模块的系统中,通过选择所述多个整流模块中一部分或全部进行工作以提供整流后的电压,所述整流模块切换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系统的功率需求、多个效率特性以及多个健康特征,其中,多个效率特性以及多个健康特征分别与所述多个整流模块相对应,效率特性表征整流模块使用场景下的效率;
根据所述功率需求以及多个效率特性确定目标投切组合,其中,所述目标投切组合表征适应所述功率需求从而投切入工作的整流模块的组合;
根据所述多个健康特征以及所述目标投切组合,从所述多个整流模块中选择整流模块进行投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功率需求以及多个效率特性确定目标投切组合,包括:
获取整流输入端的电压、整流输出端的电压数据集以及电流数据集,其中,所述整流输出端为与所述多个整流模块输出端共同连接的端,所述电压数据集包括多个电压采样数据,所述电流数据集包括多个电流采样数据,所述多个电压采样数据以及所述多个电流采样数据基于相同的多个采样时间点采样获取;
根据所述电压数据集、所述电流数据集以及第一公式,获取所述功率需求,其中,所述第一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科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0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柱柱脚加固工艺
- 下一篇:一种控制调节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