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探测分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8513.5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5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坚;刘家琪;杨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频谱通信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8/24 | 分类号: | G06F18/24;G06F18/213;G01P5/00;G01F23/80;F17D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景晓玲 |
地址: | 657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探测 分析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方案涉及一种管道探测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向待探测管道发出探测信号,获取输入信号特征、输出信号特征,确定信号中心线;根据信号中心线、输入信号特征、输出信号特征建立信号传输评估分析模型;根据输出信号特征计算探测信号与待探测管道的耦合度;根据耦合度计算调整得到目标过程系数公式,进而得到待探测管道的探测分析结果。通过向待探测管道发出探测信号,得到探测信号在待探测管道内部的飞行情况,利用输入信号特征到输出信号特征的变换情况,再结合信号传输评估分析模型给出待探测管道的过程系数公式,从而分析待探测管道的完好情况以及内部流体的流动情况,可以提高管道探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探测分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管道是指流体传输的通道,管道探测是指通过驱动探测器实时检测和记录管道内部的流体数据,例如流体的流速、流量等数据。传统的管道流体的探测方式是在管道的入口、出口处分别放置探测器,根据入口、出口的流体探测情况计算流速、流量等数据。具体的,目前在探测应用与测量技术领域,更多的是通过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利用压力等因素进行探测流体状态,而非直接接触的探测,通过将信号打入被探测物体内部的方式,非直接接触式的探测技术在工业上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民用探测技术手段还不够成熟。
传统的通过非直接接触式的探测技术在进行管道探测时,非直接接触式的探测技术工艺成本高昂,且管道管壁存在凹凸不平的现象,会对管道探测结果造成干扰。因此,传统的管道探测方式存在探测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管道探测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提高管道探测的精度。
一种管道探测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待探测管道发出探测信号,获取输入信号特征,并在所述探测信号经过所述待探测管道后获取输出信号特征;
确定所述待探测管道的管道参数,根据所述管道参数对所述待探测管道的斜横截面划分为各个网格,并根据各个所述网格确定所述探测信号在所述待探测管道中传输的信号中心线;
根据所述信号中心线、所述输入信号特征、所述输出信号特征建立信号传输评估分析模型;根据所述输出信号特征计算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待探测管道的耦合度;
计算各个所述网格对所述探测信号的影响值,结合所述影响值与所述信号传输评估分析模型得到所述待探测管道的过程系数公式,并根据所述耦合度调整所述过程系数公式,得到目标过程系数公式;
根据所述目标过程系数公式得到所述待探测管道的探测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信号特征、所述输出信号特征均为波形特征;
所述获取输入信号特征,并在所述探测信号经过所述待探测管道后获取输出信号特征,包括:
确定所述探测信号的探测信号特征,根据所述探测信号特征去除第一干扰信号,得到所述输入信号特征;
在所述探测信号经过所述待探测管道后,根据所述探测信号特征去除第二干扰信号,得到所述输出信号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采样器采集所述探测信号经过所述待探测管道后的输出信号;
利用傅里叶分析方法对所述输出信号进行质心计算,得到所述输出信号的频域分析结果;结合小波变换对所述输出信号进行时窗信号分析,得到所述输出信号的时频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特征、所述频域分析结果、所述时频分析结果,确定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频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频谱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频谱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8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
- 下一篇:一种红茶菌多物发酵咖啡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