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砂边坡支护系统、施工系统及支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7725.1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6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琚晓冬;王泽仁;林忠;冯文娟;吕奋;黄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76;E02D29/02;E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芳 |
地址: | 570206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砂边坡 支护 系统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袋挡墙,所述砂袋挡墙由砂袋堆砌而成,其设置于松砂边坡的一侧,用于抵抗所述松砂边坡的下滑推力作用;
边坡防护网,所述边坡防护网铺设于所述砂袋挡墙的背离所述松砂边坡的一侧表面;
拉锚系统,所述拉锚系统包括多组螺旋锚索,任意一所述螺旋锚索均包括螺旋锚头和锚杆,所述螺旋锚头伸入所述松砂边坡的砂体中,所述锚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锚头相连,所述锚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松砂边坡、所述砂袋挡墙和所述边坡防护网后,通过锁紧件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袋挡墙包括挡墙基础和设置于所述挡墙基础上的挡墙墙体,所述挡墙基础的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且所述挡墙基础的横截面宽度大于所述挡墙墙体的横截面,以支撑所述挡墙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基础和所述挡墙墙体均由砂袋按照“一顺一丁”或“多顺一丁”的形式逐层砌筑而成,每相邻两层砂袋之间铺设有用于加固层间砂袋的塑料连接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锚头包括圆柱主体和螺旋锚片,所述圆柱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一道所述螺旋锚片;所述圆柱主体的一端设置为尖端,另一端设置用于与钻杆插接的多边形凹槽;所述多边形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锚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为柔性锚杆,所述柔性锚杆的一端与所述螺旋锚头螺纹连接,另一端套设垫片并通过螺母施加预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松砂边坡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坡防护网由若干柔性网片或若干铁丝网片拼接而成,所述拉锚系统中所有所述螺旋锚索在所述边坡防护网上形成的锚固点呈“梅花形”或“四边形”均匀布设。
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3、5和6中任意一项所述松砂边坡支护系统中所述螺旋锚索钻进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机、钻杆和可移动驱动器,所述钻杆设置有多根,其中用于与所述螺旋锚头连接的所述钻杆的头部通过榫卯结构与所述螺旋锚头相连,其余所述钻杆的头部均设置有锥形外螺纹,全部所述钻杆的尾部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锥形外螺纹匹配的锥形螺纹孔;所述可移动驱动器设置于所述钻机上,用于通过后方接续的方式实现所述钻杆的延长,以将所述螺旋锚头送达所述松砂边坡的预设深度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钻杆均为六边形空心钢杆;所述榫卯结构包括六边形凹槽和与所述六边形凹槽匹配的六棱柱杆体,所述六边形凹槽和所述六棱柱杆体中的一者设置于用于与所述螺旋锚头连接的所述钻杆的头部,另一者设置于所述螺旋锚头上。
9.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松砂边坡支护系统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所述砂袋挡墙的砌筑位置,并在此基础上对松砂边坡进行超挖,并在满足砂土自然休止角的条件下,留出所述砂袋挡墙的实施空间;
S2、采用砂袋按“一顺一丁”或“多顺一丁”的形式逐层砌筑,每层砂袋铺设完成后放置塑料连接扣并及时回填后方砂土,并对砂袋及回填砂土进行压实,直至砌筑至设计标高位置,形成所述砂袋挡墙;
S3、在所述砂袋挡墙表面覆盖边坡防护网;
S4、按设计要求由上而下向所述松砂边坡的砂体内逐个施打所述螺旋锚索,并对每根所述锚杆的外露端进行锁紧锚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螺旋锚索的施打包括步骤:
S41、将所述螺旋锚头连接于钻杆的头部,所述锚杆活动穿设于钻杆内;
S42、开动钻机,驱动钻杆以及所述螺旋锚头螺旋钻入所述松砂边坡的砂体内,通过不断续接钻杆,使所述螺旋锚头达到指定深度;
S43、使钻杆与所述螺旋锚头脱离,拔出钻杆,对所述锚杆的外露端进行锁紧锚固;
S44、重复步骤S41~S43,直至完成所有所述螺旋锚索的施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海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77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