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7457.3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9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琪琳;高勤;陈斌;董碧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5/02;F24D19/00;F24D1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鲍利蕊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 节能 管道 加温 | ||
1.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墙体板(9),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设置有前防尘组件(2),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设置有后防尘组件(3),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匀风结构(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靠近前端处设置有加热管道(5),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进风口(6);
所述匀风结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上端内壁外表面的驱动电机(41),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42),所述转轴(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43),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外表面对应驱动电机(41)与加热管道(5)之间固定连接有导向板(44),所述驱动电机(41)的下端与外壳体(1)的下端内壁之间设置有润滑组件(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上端拐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的外表面开设有卡槽(8),所述墙体板(9)的外表面开设有固定孔(10),所述墙体板(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衔接柱(11),所述衔接柱(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中部下端处固定连接有垫条(13),所述加热管道(5)的接电端设置有节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组件(45)包括开设于外壳体(1)下端内壁外表面靠近转轴(42)下端处下定位槽(451),所述转轴(42)的下端外表面开设有上定位槽(452),所述转轴(42)与下定位槽(451)之间设置有钢球(453),所述钢球(453)的内部设置有润滑油(45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尘组件(2)包括开设于外壳体(1)前端外表面的凹陷槽(21),所述外壳体(1)的外表面对应凹陷槽(21)处开设有出风口(22),所述凹陷槽(2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与外壳体(1)之间连接有活动弹簧(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尘组件(3)包括固定连接于外壳体(1)外表面靠近进风口(6)处的固定支架(31),所述固定支架(31)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支架(33),所述活动支架(33)的外表面设置有过滤网(34),所述活动支架(33)的外表面开设有扣动孔(3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43)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环状阵列分布,所述导向板(44)的数量为若干组,且相邻两组两端端头导向板(44)之间的间距大小不等,叶片(43)转动风力大的区域相邻两组导向板(44)端头之间的间隔小于叶片(43)转动风力小的区域相邻两组导向板(44)端头之间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若干组所述导向板(44)对叶片(43)转动时产生的风力进行分流,保持风力向外的均匀输出,所述钢球(453)与转轴(42)和外壳体(1)之间均为转动连接,通过润滑油(454)的作用为钢球(453)的转动提供润滑作用,所述匀风结构(4)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热节能管道式加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弹簧(24)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与活动板(23)和外壳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弹簧(24)自然状态下活动板(23)位于凹陷槽(21)的内部,通过所述出风口(22)保持凹陷槽(21)与外壳体(1)内部的连通,所述凹陷槽(21)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一”字形排列,且相邻两组凹陷槽(21)之间的间距大小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745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