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45127.0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9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付聪;田学林;查显兵;邱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B5/02;H04L9/3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邢兆瀚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终端 外设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利用智能互联系统实现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智能互联系统具体包括终端模块、监控终端和数据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将当前城市所有搭载有车载终端车辆和监控终端的连接方式划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一方面避免了传输监测数据能力较弱的车辆长时间与监控终端建立连接造成监控终端负担过大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多的连接情况的发生;通过对当前城市车辆向监控终端传输的监测数据缺失度进行判定,对当前城市车辆传输的监测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一方面避免了监控终端大量接收因数据缺失导致的监测数据无用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延长了监控终端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期望不再仅局限于代步工具,对用车场景有了更多的需求,如在车上喝一杯热水、泡一杯茶、炎热的夏天,想要来杯冷饮解解渴,沿途没有贩售,当车辆发生碰撞需要查看当时路况和车辆行驶信息等场景,基于这些场景,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车载产品,如车载热水杯、香薰、车载冰箱、车载终端等等,相较于这些车载产品,车载终端的意义重大,目前的车载终端设备一般包括CPU以及和CPU分别相连的GPS单元、通信单元、人机交互单元、通话手柄和各种输入输出接口等,其中:GPS单元可以提供车辆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通信单元用于对外进行数据通信,人机交互单元用于用户与车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通话手柄,用于用户通话使用;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现有的一种车载终端的外设为监控终端,车载终端将获取到的车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监控终端,便于监控终端监测和查询数据,但是现有的一种车载终端和监控终端进行互联方法是对所有车辆采取无差别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会导致监控终端长期处于连接数过大的状态,直至超出监控终端的最大连接数损坏监控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监控终端对所有的车载终端进行无差别连接,导致监控终端长期处于连接数过大的状态,直至超出监控终端的最大连接数损坏监控终端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利用智能互联系统实现车载终端与外设的互联;智能互联系统具体包括:
终端模块,监测并传输搭载有车载终端车辆的数据,所述终端模块包括监测单元和传输单元,所述监测单元用于对当前车辆行驶数据进行监测并生成监测数据;
所述传输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并依据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生成当前车辆的连接码;
所述传输单元生成请求连接指令并将当前车辆的连接码传输到监控终端,所述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包括当前车辆的车牌号和当前车辆的识别码;
监控终端,和车辆的车载终端建立连接并交互传输数据,所述监控终端包括判定模块和交互模块;
所述监控终端接收到传输单元传输的请求连接指令和当前车辆的连接码后将当前车辆的连接码传输到判定模块,所述判定模块接收到监控终端传输的当前车辆的连接码后按照一定的判定规则对当前车辆的连接类型进行判定并生成的当前车辆的连接判定结果,具体的判定步骤如下:
A1:所述判定模块依据当前车辆的连接码获取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
所述判定模块获取强连接池中存储的车辆身份信息数据;所述判定模块获取弱连接池中存储的车辆身份信息数据;
A2:所述判定模块将当前车辆的身份信息和获取到的强连接池中存储的车辆身份信息数据进行一一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51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