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蒿子多酚在制备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3803.0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阳;孔丽;张世诚;于媛媛;张烜;唐宏广;蒋海云;王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711 | 分类号: | A61K8/9711;A61Q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蒿子 制备 白化 中的 应用 及其 方法 | ||
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海蒿子多酚在制备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发现海蒿子多酚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作用,因此提供了其在制备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并进一步给出了海蒿子多酚的提取及纯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海蒿子多酚在制备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海藻生活在特殊生态环境下,普遍含有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酚类、吲哚类、萜类等化合物,是海洋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海藻多酚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总称,褐藻多酚是从褐藻中提取出的一类酚类化合物,其结构单元为间苯三酚,一般认为寡聚的间苯三酚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聚合,形成更高分子量的单宁,由于褐藻多酚分子量大,结构复杂,易氧化,不易纯化,红外、紫外及核磁共振等结构解析手段尚未获得十分明确的结构信息。
海藻多酚的研究与应用需要以多酚的提取分离技术为基础,因此,海藻多酚的有效提取分离工艺以及分析方法是多酚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海藻多酚一般生产方法是以海藻为原料,采用溶剂提取法,如甲醇提取、乙醇提取以及水提取等,具有时间长、温度高、提取率低、提取物纯度低等缺点,不利于工业化生产。为进一步提升多酚提取率,一些物理辅助提取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海藻多酚提取过程中,如高压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法辅助提取以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考虑到海蒿子中较高的糖浓度以及丰富的其他组成成分(如色素、蛋白质、脂肪酸等),在制备的过程中,这些组分可能会混入海蒿子多酚中,进而影响提取多酚的质量。因此需要联合其他的技术进一步提纯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的海蒿子多酚。
作为海藻中的主要活性物质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海藻多酚正逐渐被研究与探索。已有研究报道了海藻多酚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癌、抗凝血、抗炎、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质金属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酪氨酸酶、透明质酸酶)抑制等活性。在研究中,大多数生物活性研究都是针对非人类进行的,包括在体外与体内的动物模型,但由于酶催化中心不同以及生物体的复杂性,海藻多酚作为药物使用的适用性与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海洋植物提取物,并采用分离材料进一步纯化,该提取物可以用于制备美白化妆品。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海蒿子多酚在制备美白化妆品中的应用。
海蒿子多酚在制备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的化妆品中的应用。
前述所述的海蒿子多酚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海蒿子多酚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1)新鲜的海蒿子洗净、冻干、粉碎、过筛,得海蒿子粉末;
(2)准确海蒿子粉末,按照料液比1∶15~60(w/v)加入体积浓度为30%~80%的乙醇水溶液,充分混匀浸泡;
(3)超声提取海蒿子多酚,提取温度40~80℃,提取时间为20~200min,提取后抽滤,收集滤液;
(4)重复步骤(3)提取1~3次,合并滤液;
(5)将滤液30~60℃蒸发浓缩,得到海蒿子多酚粗提物;
(6)用大孔树脂或聚酰胺对粗提物初步纯化,得到海蒿子多酚粗品;
(7)用葡聚糖凝胶对海蒿子多酚粗品进一步纯化;
(8)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海蒿子总多酚。
优选的,所述步骤(2)的料液比优选为1∶25~45,进一步优选为1∶31~1∶40。乙醇浓度优选为40%~60%,进一步优选为45%~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38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