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2162.7 | 申请日: | 202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5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王晓芳;华婕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刘金蓉 |
地址: | 61008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 护理 术后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为了避免引流过度,提供了一种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管,与第一引流管导通连接的第二引流管,气泡检测装置,与第二引流管连接的储液装置,以及与储液装置连接的负压装置;气泡检测装置包括盒体,设于盒体内的中空的透光皿,设于盒体内部的光发射装置,设于盒体内的光接收装置,以及设于盒体外的提醒装置;光发射装置与光接收装置分别位于透光皿相对的两侧;第一引流管和第二引流管均穿过盒体并与透光皿相对的两端导通连接;光接收装置与提醒装置连接。本发明的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在引流后期,其能够准确且及时地自动提醒患者以及护理人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中非常常见的手段之一,在外科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创口处积液的情况,如如脑瘤、重度颅内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等的治疗,由于颅内血管丰富,需要多层面分离,会出现渗血较多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手术后对渗出的血液等废液进行引流,常见的引流操作是通过引流管将体液引流到专门的容器中(有时也需要对引流液进行精确地定量,以此来判断患者的身体情况),在引流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到负压的辅助引流。
通常考虑到术后患者较为虚弱,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需要缓慢地进行引流过程,因此医护人员不会始终守在患者身边,而患者在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也不会去关注引流情况,这就会导致引流后期(引流快结束),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到场,而由于负压装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过渡引流,对患者造成不适等。
因此,设计一个能够及时自动提醒的引流装置不仅能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能够确保患者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在引流后期,其能够准确且及时地自动提醒患者以及护理人员。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的外科护理用术后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引流管,与所述第一引流管导通连接的第二引流管,气泡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引流管连接的储液装置,以及与所述储液装置连接的负压装置;所述气泡检测装置包括盒体,设于所述盒体内的中空的透光皿,设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光发射装置,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光接收装置,以及设于所述盒体外的提醒装置;所述光发射装置与所述光接收装置分别位于所述透光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引流管和所述第二引流管均穿过所述盒体并与所述透光皿相对的两端导通连接;所述光接收装置与所述提醒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皿为玻璃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提醒装置包括指示灯或蜂鸣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与所述透光皿下端导通连接,所述第二引流管与所述透光皿上端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螺旋形的储液管,用以支撑所述储液管的底座,均匀设于所述储液管外壁的刻度线,以及设于所述储液管下端的阀门;所述第二引流管与所述储液管上端侧壁导通连接,所述负压装置包括负压机,以及与所述负压机连接的负压管;所述负压管与所述储液管上端端部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液管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引流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液管上端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负压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可拆卸导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刻度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储液管的螺旋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21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