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冷管道二次降温装置及超充充电电缆自适应降温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40071.X | 申请日: | 202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2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磊;陈福基;陈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B60L53/18 |
| 代理公司: | 成都拓荒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4 | 代理人: | 邹广春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二次 降温 装置 充充电 电缆 自适应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超级充电站充电电缆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冷管道二次降温装置及超充充电电缆自适应降温系统。包括:液体通道、风冷通道以及壳体;其中,所述液体通道外侧包裹有换热壁;其中,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换热壁的外侧,所述风冷通道设置在所述换热壁以及所述壳体之间;其中,所述液体通道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液体通道的两端;其中,所述风冷通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风冷通道的两端。通过液冷管道二次降温装置可对液冷管道进行二次降温,将与充电电缆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的液冷管道内的冷却液的温度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级充电站充电电缆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液冷管道二次降温装置及超充充电电缆自适应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汽车市场上的占比逐渐增大。但是与传统的燃油车加注燃油作为燃油车储能的方式相比,大部分新能源汽车采用充电的方式作为储能所需要的充电时间都较长;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慢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是建立超级充电站,超级充电站相比于常规的充电站充电的功率更高,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新能源汽车充更多的电,减少充电等待的时间。
相应的,超级充电站的充电功率提高以后连接新能源汽车与充电站之间的充电电缆需要承受较大的充电功率,使得充电电缆的电芯产生大量的热量。在采用超级充电站进行充电过程中需要对充电电缆内部进行散热处理,以防止由于充电电缆自身温度过高而发生事故。
现有技术中通过随充电电缆内部铺设的冷流管对充电电缆进行降温,通过冷流管内部流通的冷却液与电缆内部进行热交换,带走电缆内部所产生的热量,对电缆进行降温处理,避免电缆内部温度过高。
外界环境中的高温也会引起充电电缆的局部温度升高,例如充电电缆与高温的地面接触,或是部分的充电电缆接受太阳光的直射,都会引起充电电缆的温度升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管道二次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通道、风冷通道以及壳体;
其中,所述液体通道外侧包裹有换热壁;
其中,所述壳体包裹在所述换热壁的外侧,所述风冷通道设置在所述换热壁以及所述壳体之间;
其中,所述液体通道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所述液体通道的两端;
其中,所述风冷通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风冷通道的两端;
其中,所述进液口到所述出液口的方向为液流方向,所述进风口到所述出风口的方向为风流方向;
所述液流方向和所述风流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穿过所述换热壁,且所述散热片具有降温端以及散热端;
所述降温端向所述液体通道一侧延伸;
所述散热端向所述风冷通道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为螺旋形;
螺旋形的散热片沿液流方向缠绕布置在所述换热壁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至少为两组;
至少两组散热片绕液流方向中心旋转布置,将所述液体通道及所述风冷通道分隔出多组液体流道及冷风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多组分风通道,所述多组分风通道绕所述液流方向环形等距布置;
所述分风通道连接在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冷通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0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的故障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厨余垃圾智能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