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1989.8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7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欣;金莹莹;杨柳;黄奕舒;杨宇鑫;王攀;戴道锌;童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G02B6/02;G02B6/12;G02B6/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李亦慈;唐银益 |
地址: | 314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半导体 纳米 线介导 光纤 芯片 耦合 结构 | ||
1.一种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标准光纤一端拉成的锥形微纳光纤(1)、中间介导的直径渐变的半导体纳米线(2)、粘合(1)和(2)的聚合物(3)和芯片上的锥形硅波导(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径渐变半导体纳米线(2)的较细端与由标准光纤一端拉成的锥形微纳光纤(1)贴合耦合,连接处缝隙填充少量聚合物(3),所述的直径渐变半导体纳米线较粗端与芯片上的锥形硅波导(4)贴合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标准光纤一端拉成锥形微纳光纤(1)的锥度变化缓慢,满足绝热条件,其端头处的锥角在10度以内,采用热拉制方法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径渐变的半导体纳米线(2)的材料为硫化镉或氧化锌,其在通讯波段材料折射率大于2,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径渐变的半导体纳米线(2)的长度为50μm至200μm范围内,直径渐变,细端直径在350nm至550nm之间,粗端直径在600nm至1μm之间。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聚合物(2)为聚苯乙烯(PS)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基于半导体纳米线介导的光纤-芯片耦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片上的锥形硅波导(4)的长度为10-20μm,宽度由100nm变化到400nm,锥度变化缓慢满足绝热条件,采用电子束曝光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干法蚀刻工艺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19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带热阻接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控制柜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