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废填埋预处理用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30969.9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顺富;李亚;高淑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弘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24;B02C18/22;B09B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废填埋 预处理 破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废填埋预处理用破碎装置,涉及固废破碎技术领域,包括封闭进料带、粉碎组件、密填组件、出料输送带、上支架,封闭进料带设置在粉碎组件顶部,封闭进料带和粉碎组件紧固连接,封闭进料带、粉碎组件和上支架紧固连接,密填组件顶部和上支架底部紧固连接,密填组件底部和地面紧固连接,出料输送带从密填组件底部穿过,出料输送带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上套有装填袋。本发明的密填组件提升了填埋空间的利用率,又提升了填埋后固废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因为小颗粒过多而流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破碎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固废填埋预处理用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式指在生产生活中丧失原有价值或未丧失价值但被抛弃的固体、半固体物品,固体废物不像废水、废气那样到处迁移、扩散,其必须要占有大量的土地,每年有1000万吨固废因无法处理而堆积在城郊、公里旁。而土地填埋是固废处理的主要处理方式,在固废填埋前需要对固废进行破碎处理,但现有的固废破碎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现有的破碎装置在破碎固废时,大小不同的固废都同步进行破碎,一方面造成了破碎装置负荷过大,另一方面,过大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固废渗出液过多,固废渗出液需要进行定期清除并额外的处理,渗出量过大会增加固废处理成本。
传统的破碎装置只能设置有单一尺寸的破碎刀片,经过其破碎处理的固废主要集中在某个单一的尺寸 ,这种类型的固废在填埋时缝隙中未被填充,会极大程度的提升填埋空间,若将固废都加成小颗粒以降低间隙,一方面会增加破碎成本,另一方面过小的颗粒在填埋后稳固性较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废填埋预处理用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废填埋预处理用破碎装置,包括封闭进料带、粉碎组件、密填组件、出料输送带、上支架,封闭进料带设置在粉碎组件顶部,封闭进料带和粉碎组件紧固连接,封闭进料带、粉碎组件和上支架紧固连接,密填组件顶部和上支架底部紧固连接,密填组件底部和地面紧固连接,出料输送带从密填组件底部穿过,出料输送带表面设置有固定环板,固定环板上套有装填袋。封闭进料带将固废输送到粉碎组件中,经过破碎处理的固废被送入密填组件,在密填组件处破碎后的固废增加了结构密度,密填后的固废被输送到出料输送带上的装填袋中,向后续工位输送。本发明的密填组件提升了填埋空间的利用率,又提升了填埋后固废的结构稳定性,不易因为小颗粒过多而流失。
进一步的,粉碎组件包括分级粉碎单元、粉碎辊单元、粉尘分离单元、粉碎通道、螺旋输送机、集中斗,分级粉碎单元有两组,两组分级粉碎单元都设置在粉碎通道中,粉碎辊单元也设置在粉碎通道内部,粉碎通道、粉尘分离单元和上支架紧固连接,粉碎辊单元设置在分级粉碎单元下方,螺旋输送机有三台,两组分级粉碎单元分别和两台螺旋输送机连通,集中斗固定在粉碎辊单元下方,集中斗底部和一台螺旋输送机联通,螺旋输送机和粉尘分离单元联通。固废被封闭进料带送入到粉碎通道中,粉碎通道最上端设置有引导板,引导板将下落的固废向两侧引导,固废下落到分级粉碎单元两侧,在分级粉碎单元中,破碎主要发生在中心位置,引导板将中心位置覆盖,避免了破碎过程中灰尘颗粒从中心飞出。分级粉碎单元对大型固废、中型固废分步处理,小型固废在粉碎辊单元处处理,本发明设置的粉碎辊单元为常规的对切式粉碎辊,对切间隙设置为小于分级粉碎单元中的切割间隙,对最后剩下的小型固废进行处理,由于粉碎辊单元为常规结构,固不对其结构进行具体描述。经过破碎处理的固废被螺旋输送机输送到粉尘分离单元中,粉尘分离后再向密填组件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