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调度方法、系统、计算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8421.0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2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明;施海峰;陈华灏;朱新;袁国珍;陈超旻;周一鸣;高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4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则俭 |
地址: | 3144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通信 网络 调度 方法 系统 计算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调度方法、系统、计算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信息;S2:制定调度方案,根据调度方案匹配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S3:终端设备采用通信技术进行调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通信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调度方法、系统、计算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分布式资源的快速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对各类配电通信终端整合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各种终端通信技术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配电网应用过程中缺少统一的应用标准,导致配电通信网建设模式繁杂,通信网设备管理困难,
现有技术中,配电通信网建设模式繁杂,常常以满足某个单方面的需求为唯一评价标准,导致最终配电通信网结构复杂。存在不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的问题。
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配电网监控管理系统”,其公告号:CN101242460A,其申请日:2008年03月19日,该发明提出了多个配装有无线通信终端的配电监控终端、通信网络、APN路由器、配电监控网,其中配电监控终端分别安装于各监测点并与线缆或电气设备相连接,通信网络与APN路由器通过APN专线相连接,APN路由器与配电监控网相连接,APN路由器与配电监控网之间设有防火墙,配电监控网配装有配电网监控管理软件,一种综合成本低、监控范围广、可靠性高的配电网监控管理系统,但是存在不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调度方法、系统、计算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
以下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配电通信网络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信息;
S2:制定调度方案,根据调度方案匹配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
S3:终端设备采用通信技术进行调度。
本方案中,获取终端设备信息和通信信息,根据调度方案匹配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终端设备采用通信技术进行调度,能自动选择符合调度方案的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
作为优选,调度方案数据包括业务区域、业务总值、业务场景、通信方式和评估维度,评估维度包括时延、可靠性和评估值。
本方案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调度方案,调度方案数据包括业务区域、业务总值、业务场景、通信方式和评估维度。其中,业务区域表示调度方案所应用的区域,业务总值表示所有终端设备使用时所需的实际出力情况之和,业务场景包括配电自动化、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等,通信方式表示终端设备采用的通信技术,在制定调度方案时,通信方式可为空值,此时不进行终端设备通信技术的筛选,评估维度表示制定的调度方案所期望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评估项,评估维度包括时延、可靠性和评估值。多角度选择合适的终端设备,提高适用性。
作为优选,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业务区域筛选终端设备得到第一设备集;
S22:根据终端设备的状态筛选第一设备集得到第二设备集;
S23:根据业务场景筛选第二设备集得到第三设备集;
S24:根据业务总值、通信方式和评估维度筛选第三设备集得到第四设备集;
S25:根据第四设备集匹配终端设备和通信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海宁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8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温升预测方法
- 下一篇:一株粪肠球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