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7566.9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登通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G08B21/16;G08B21/12;G08B25/01;G08B25/10;G08B25/12;G08B7/06;H04W4/02;H04W64/00;G07C1/10 |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于笑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保证 人身安全 煤矿 井下 报警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包括便捷报警器机构、危险信息采集机构、信息传送机构和精准定位机构,所述精准定位机构包括间隔布置在掘进巷道中的无线电收发器和电子计时仪,所述精准定位机构用于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所述无线电收发器通过光纤与子网络交换机连接,且通过地面网络交换机和信号转换机与监控主机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通过设有的便捷报警器机构、危险信息采集机构、信息传送机构和精准定位机构,可以精确定位工人的位置,并使工人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收到警报和逃生路线信息,便于帮助遇险人员尽快脱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井下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和煤尘引起的爆炸是煤矿开采中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矿难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井下开采过程中,需要设置可靠的报警系统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普通的报警装置需要布置繁琐的连接线进行信息的传递,但在矿井的掘进巷道中,由于环境复杂,信息传输线的布置一直是难题之一,且当发生事故时,连接线常常会断裂,导致信息传递中断,矿井中人员失联,难以确定其位置,给营救工作增添了极大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有的便捷报警器机构、危险信息采集机构、信息传送机构和精准定位机构,不仅便于矿井工人的携带和使用,同时发明了一种新的测距定位计算方法,可以在遇到险情时可以及时获取遇险人员的位置信息,并使遇险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获取最佳的逃生路线信息,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保证人身安全的煤矿井下报警器,包括便捷报警器机构、危险信息采集机构、信息传送机构和精准定位机构,所述精准定位机构包括间隔布置在掘进巷道中的无线电收发器和电子计时仪,所述精准定位机构用于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便捷报警器机构包括具有防爆功能的防护外壳和用于信息显示的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固定在防护外壳的端部,所述防护外壳内部同时安装有用于电力供应的防爆型电源、用于工人信息获取的射频芯片、用于无线信号接收与发送的信号收发模块、用于信息处理的单片机和用于险情报警的一键报警器和和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危险信息采集机构包括信息采集模块、信号放大器、微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用于掘进巷道中甲烷气体浓度检测的甲烷传感器、用于掘进巷道中一氧化碳气体浓度检测的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用于掘进巷道中粉尘含量检测的粉尘传感器,所述甲烷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通过导线与信号放大器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通过导线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均匀分布在掘进巷道中。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传送机构包括间隔布置在运输巷道中的井下网络交换机和布置在运输巷道与掘进巷道交口处的子网络交换机,所述井下网络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子网络交换机连接,所述子网络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有射频信息读取模块,所述射频信息读取模块包括读卡机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通过电磁波与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井下网络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有地面网络交换机,所述地面网络交换机通过光纤连接有信号转换机,所述信号转换机通过导线连接有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通过导线连接有监控显示屏,且监控主机通过UPS电源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电收发器通过光纤与子网络交换机连接,相邻的所述无线电收发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其自身电磁波辐射的射程,且通过地面网络交换机和信号转换机与监控主机连接。
进一步的,该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登通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登通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7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