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羧酸降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7235.5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4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贺国伟;邓兆勋;巩宁峰;周官封;李春艳;王杰;葛千子;安娜;上官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4/32 | 分类号: | C04B24/32;C04B24/12;C04B22/16;C04B24/18;C04B22/14 |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邢月 |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羧酸 降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涉及一种聚羧酸降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该聚羧酸降敏剂为A混合物溶于B溶剂中形成质量浓度为30~60%的混合液,A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乙二醇15~30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5~35重量份、六偏磷酸钠5~15重量份、三聚磷酸钠0~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25~40重量份以及硫酸钠0~5重量份。该聚羧酸降敏剂,可以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受不同品质砂石骨料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降敏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减水剂是生产高强混凝土的必要条件,减水剂能够延长混凝土保持可塑性的时间,同时降低水灰比,而降低水灰比能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减水剂是制备超高强、自流平和自密实的混凝土等产品的前提。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分子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 (减水率高达30%以上)、聚羧酸减水剂现已经成为减水剂市场的主流。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混凝土原材料品种复杂,混凝土的质量还受砂石含水率、温度和掺量计量的影响,混凝土品质也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施工中敏感性,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聚羧酸系减水剂直接应用于混凝土时,经常会出现与水泥、磨细矿渣粉等掺和料适应性好,但是容易导致混凝土工作性能不稳定、易离析或坍落度较大损失等,导致掺聚羧酸外加剂的新拌混凝土无法满足现场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不满足设计要求。这就导致了掺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的生产困难的问题,还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推广与使用。
市场上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聚醚类大单体,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对砂石骨料等原材料的变化有比较敏感的反应。如果聚羧酸减水剂加入降敏剂后,在聚羧酸减水剂产生减水作用前占据吸附有害成分的位点,降低聚羧酸减水剂被有害成分吸附的概率,充分发挥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那就可以提高聚羧酸减水剂的减水率。降敏剂可以减少聚羧酸减水剂的敏感性在混凝土生产中的负面影响,解决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出现外加剂过掺或者少掺现象,使新拌和混凝土有高流动性而不泌水,从而对降低聚羧酸减水剂敏感性,使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在复杂原材料环境下轻松拥有良好的粘聚性,流动性,和易性与抗分散性,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生产稳定性,减少处理不合格混凝土概率,可以提高的混凝土生产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羧酸降敏剂以解决由于聚羧酸减水剂的敏感性而导致减水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羧酸降敏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羧酸降敏剂,所述聚羧酸降敏剂为A混合物溶于B溶剂中形成浓度为30~60%的混合液,A混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乙二醇15~30重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25~35重量份、六偏磷酸钠5~15重量份、三聚磷酸钠0~5重量份、木质素磺酸盐25~40重量份以及硫酸钠0~5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B溶剂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000时,聚乙二醇15~20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1500时,聚乙二醇20~25重量份;所述聚乙二醇分子量为2000时,聚乙二醇25~30重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木质素磺酸盐为中木质素磺酸钙的含量为54%。
如上述的聚羧酸降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配方量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盐以及硫酸钠加入溶剂后在25~40℃搅拌10~15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72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