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6538.5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6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乔汉桢;王金荣;任恒;许继隆;丑义宣;甘利平;王朋;崔耀明;赵桐悉;张爽;罗婧欣;邱彬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C08J11/24;C08J11/16;C08L1/02;C08L97/00;C08L5/14;C07H3/02;C07H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崔瑞迎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甘薯 纤维 降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通过先对甘薯渣纤维采用甘油和NaHCO3处理,再协同挤压膨化操作,以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在挤压过程中,协同使用NaHCO3和甘油强化挤压效果,通过加热NaHCO3产生的CO2来提高内压,同时使用高沸点和比热性能的甘油来提高挤压温度,可显著提高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能力,显著提高了葡萄糖和木糖产量,提升了甘薯渣附加值,对挤压膨化效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薯是我国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甘薯渣是甘薯淀粉提取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产物,占甘薯淀粉总量的10%-14%,很多企业将其随废水排放掉,而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等,其中淀粉含量占48.26%,膳食纤维占26.73%,蛋白质占3.35%,将甘薯渣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增加其经济价值,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甘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主要用于生产淀粉,伴随着会产生大量的甘薯渣(1000万吨/年),甘薯渣含有丰富的纤维资源,但除了少量(10%以内)用于动物饲养外,大部分被直接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显然,高效开发利用甘薯渣是解决能源和环境危机的重要途径。甘薯渣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纤维素由于氢键强、聚合度高、结晶度高,与木质素、半纤维素形成立体网络结构,因此,如何高效水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甘薯渣纤维资源利用的关键。
现有技术的甘薯渣纤维降解方法主要包括酸解、碱解、热化学处理、离子液体等,但这些方法在预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化合物,加工时间长,对生产设备腐蚀严重等缺陷,限制了此类预处理方法的应用,基于此,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加工规模大且无污染的预处理方法降解甘薯渣纤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本发明改进现有纤维降解工艺,强化纤维降解功效,提高单糖产量,降低能耗,增加甘薯渣附加值,对挤压膨化效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通过先对甘薯渣纤维采用甘油和NaHCO3处理,再协同挤压膨化操作,以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
优选的,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将甘薯渣依次经净化、烘干、粉碎预处理,得到处理甘薯渣;
(2)向步骤(1)的处理甘薯渣中加入甘油、NaHCO3和水,并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甘薯渣;
其中,甘薯渣中的含水量为20%-30%、甘油的质量分数为1-10%,NaHCO3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2g:1L;
(3)采用双螺旋挤压膨化机处理混合甘薯渣,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共同水解挤压前、以及挤压后的甘薯渣,经后处理,得到降解甘薯渣纤维。
优选的,所述甘薯渣中的含水量为25%、甘油的质量分数为5%,NaHCO3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g/L。
优选的,所述步骤(1)甘薯渣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将甘薯渣用水清洗干净后,干燥至恒重,经粉碎、过筛,得到甘薯渣样品。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双螺杆挤压膨化机螺杆转速为100-140rpm,挤压温度为110-150℃,喂料速度为15-19Hz。
优选的,所述步骤(3)的保存后处理方法为:依次经干燥至恒重、筛分、密封、干燥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业大学,未经河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6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