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接节点的刚性连接的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6536.6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韦绍亮;李豫明;杨建平;郭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点 刚性 连接 判断 方法 | ||
1.一种刚接节点的刚性连接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建立标准刚接节点模型,根据标准刚接节点模型以及材料弹塑性参数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一弯矩转角曲线;
根据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
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建立待检测刚接节点模型,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模型以及材料弹塑性参数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得到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
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和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确定待检测刚接节点是否达到刚性连接的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进一步包括:
当判断待检测刚接节点未达到刚性连接的要求时,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模型和标准刚接节点模型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未达到刚性连接的要求的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标准刚接节点模型和待检测刚接节点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包括:
按照第一阴影面积和第二阴影面积相等的原则,根据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
其中,所述第一阴影面积为: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的第一个交点之前,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第二弯矩转角曲线围成的面积;
所述第二阴影面积为: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的第一个交点之后,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的第二个交点之前,第一弯矩转角曲线和第二弯矩转角曲线围成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和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确定待检测刚接节点是否达到刚性连接的要求包括:
当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的顶部超过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的顶部时,判断所述待检测刚接节点达到预设的刚性连接的要求;否则,判断所述待检测刚接节点未达到预设的刚性连接的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和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确定待检测刚接节点是否达到刚性连接的要求包括:
当待检测刚接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位于第三交点的上方时,判断所述待检测刚接节点达到最低刚性连接的要求;否则,判断所述待检测刚接节点未达到最低刚性连接的要求;
其中,第三交点的坐标为(Φy,M0);Φy为标准刚接节点的第二弯矩转角曲线的转折点的横坐标,M0为实际荷载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65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插接式装配工房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强化甘薯渣纤维降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