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4953.7 | 申请日: | 2022-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曹恒;王蕾;吕坤;陈军;陈俊男;于浩淼;唐婧;刘冬;张华文;王威;尚鸣明;罗旭烨;李金保;刘志民;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温度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待加热板坯的板坯信息;
针对所述加热炉中的每一个目标加热段,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板坯信息,分别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综合权重,所述综合权重用于表征对应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中的重要程度,所述目标加热段为所述加热炉中多个加热段中的任意一个;
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内的综合权重分布,计算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
获取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并参考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加热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板坯信息,分别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综合权重,包括:
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板坯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权重、位置权重和必要炉温权重;
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权重、位置权重和必要炉温权重,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综合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板坯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权重、位置权重和必要炉温权重,包括:
根据各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种类,查表获得各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权重;
在所述目标加热段前后分别设置提前入段距离和延迟出段距离,所述提前入段距离和所述延迟出段距离用于增大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计算范围;
基于各个待加热板坯与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相对位置,所述提前入段距离和所述延迟出段距离,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的位置权重;
获取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必要炉温和板坯温度,并基于所述必要炉温和所述板坯温度,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必要温度偏差和段末目标温度偏差;
基于所述必要温度偏差和所述段末目标温度偏差,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必要炉温权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的钢种权重、位置权重和必要炉温权重,计算各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综合权重,包括:
针对每一个待加热板坯和目标加热段,计算所述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钢种权重、位置权重和必要炉温权重的乘积,并将所述乘积作为所述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综合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待加热板坯在所述目标加热段内的综合权重分布,计算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加热段内各个待加热板坯的必要炉温与综合权重的乘积之和;
对所述目标加热段内各个待加热板坯的综合权重进行求和,得到综合权重和;
计算所述乘积之和与所述综合权重和的比值,并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并参考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控制所述目标加热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计算所述目标加热段的设定温度和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相邻加热段的设定温度的第一差值;
若所述第一差值大于第一设定阈值,则控制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相邻加热段提前升温至目标温度,所述目标温度为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温度;
判断所述目标温度是否符合提前升温条件;
如果不符合提前升温条件,则设置新的目标温度并控制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相邻加热段提前升温至新的目标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目标温度是否符合提前升温条件,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温度与所述目标加热段的相邻加热段的设定温度的第二差值;
如果所述第二差值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判定所述目标温度不符合提前升温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495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