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辐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3512.5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5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闵昆仑;林凤辉;金彦钊;李达伟;王宏哲;沈子俊;赵炜鹏;张博;周天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H05K9/00;C08L79/08;C08L75/04;C08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海菊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辐射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壳体的内部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部填充有芯体,芯体包括防辐射填料和热固性树脂,防辐射填料包括多孔碳载体和负载在多孔碳载体上的铅和/或铅氧化物;
热固性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低聚物A20-80份、低聚物B 5-10份和固化剂0.1-0.2份;
低聚物A为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和聚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低聚物B为聚合度不超过10的茚低聚物,固化剂为咪唑类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铅和/或铅氧化物与多孔碳载体的质量比为0.5-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铅和/或铅氧化物的粒径不超过100nm,多孔碳载体的粒径大于铅和/或铅氧化物的粒径,且多孔碳载体的粒径不超过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碳载体为多孔纳米石墨烯、碳纳米管、多孔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防辐射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浇筑模具,向浇筑模具的内部浇筑混凝土,获得内部设有容纳腔的壳体,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壳体上留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装填口;
S2.对混凝土进行高温养护,在养护期间,将芯体从装填口填充到容纳腔的内部;
S3.芯体填充完毕后,向装填口处浇筑混凝土,对装填口进行密封,获得防辐射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浇筑模具的内部设置若干条纵横交错的增强纤维,随后向浇筑模具的内部浇筑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为:对混凝土进行高温养护,在养护期间,将防辐射填料从装填口填充到容纳腔的内部,随后向容纳腔的内部注入热固性树脂,使容纳腔的内部被完全填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防辐射填料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孔碳载体和铅盐溶液均匀混合,随后加入pH调节剂,加热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离心,取下层沉淀在惰性氛围下进行焙烧,得到防辐射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35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