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配位型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2024.2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58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叙东;张秋红;朱唐宋;王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73/10 | 分类号: | C08G73/10;C08J5/18;C08L79/0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6 | 代理人: | 杨亚洁 |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配位型 聚酰亚胺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配位型聚酰亚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重复单元结构如通式(1)或(2)所示:
其中,Ar1表示
Ar2相同或不同,选自:
Ar3相同或不同,选自:
为配体单元,相同或不同,选自:其中,---表示连接键,其在芳环上出现时,其可以与芳环上的任意一个碳原子连接;
M相同或不同,选自:Ni2+、Mn2+、Fe3+、Fe2+、Co3+、Cu2+、Rh3+、Cr3+、Mo3+、Ru2+、Re2+、Os2+、Ir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配位型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无水无氧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加入配体二胺分子、金属离子供体与溶剂,反应得到螯合化合物二胺单体;
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将步骤1)所得到的螯合化合物二胺单体与二胺类单体、二酐类单体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程序化升温进行酰亚胺化反应,得到所述金属配位型聚酰亚胺;
其中,所述螯合化合物二胺单体的结构如通式(3)所示:
其中,---表示配位键,其与不同金属离子连接的数目不同;
所述配体二胺分子具有结构,
其中为配体单元,相同或不同,选自:其中,---表示连接键,其在芳环上出现时,其可以与芳环上的任意一个碳原子连接;
所述二酐类单体的结构如通式(4)所示:
Ar2相同或不同,选自:
所述二胺类单体的结构如通式(5)所示:
Ar3相同或不同,选自:
M相同或不同,选自:Ni2+、Mn2+、Fe3+、Fe2+、Co3+、Cu2+、Rh3+、Cr3+、Mo3+、Ru2+、Re2+、Os2+、Ir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二胺分子相同或不同,选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体二胺分子、金属离子供体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比为2:1:10~2:1: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在60~80℃回流反应2~4h,过滤除去不溶物,真空旋蒸除去溶剂得到所述螯合化合物二胺单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离子供体为金属盐或小分子金属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供体选自氯化镍、六水合硝酸镍、乙酰丙酮酸铜(Ⅱ)、乙酰丙酮酸铁(Ⅲ)、六水合氯化钴、乙二醇二甲醚溴化镍(Ⅱ)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进一步包括向所述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中加入稳定剂后保存脱泡,得到无气泡的稳定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螯合化合物二胺单体是二胺类单体总量的10~20mol%。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为将步骤2)所得到的无气泡的稳定聚酰胺酸前驱体溶液用有机溶剂稀释后,在载体上涂布成膜,通过程序化升温进行酰亚胺化反应,将薄膜与载体剥离即得所述金属配位型聚酰亚胺的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20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管插管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立体停车库的安全防护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