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1746.6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8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贾燕涛;张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A61K9/00;A61K9/12;A61P31/04;C12R1/9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氏气单胞菌 噬菌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该噬菌体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225。本发明提供的噬菌体,对维氏气单胞菌有很强的裂解作用,因此,其能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噬菌体,能够扩大维氏气单胞菌的噬菌体资源库,从而更全面的防治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弧菌科,气胞菌属,广泛存在水体与陆地环境中,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条件致病菌。维氏气单胞菌引发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和发病率高等特点,该菌能引起水生动物皮肤溃疡、脏器出血和严重腹水等多种病症。近些年,我国国内鱼类养殖场也频频发生维氏气单胞菌爆发感染事件,导致经济损失惨重。
另外,畜禽肉类、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被污染的蔬菜等均可作为维氏气单胞菌的传染源,从而对食品安全产生威胁。因此,维氏气单胞菌作为水生动物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也给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尤其自身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人体感染该菌能够引起外伤感染、胃肠炎甚至是败血症。
目前我国对于维氏气单胞菌病害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耐药性细菌的出现越来越频繁,给水产养殖病害防治造成巨大困难;化学药物则普遍存在副作用强,有效时间短,破坏水质,残留在生物体内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绿色安全的防治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噬菌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可以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菌的病毒,其结构简单,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噬菌体特异性识别并杀死宿主菌,可作为一种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噬菌体疗法具有特异性强、裂解效率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因此,提供一种能特异性裂解维氏气单胞菌的噬菌体,在防治由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引起的病害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该噬菌体对维氏气单胞菌有很强的裂解作用,对由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引起的病害的防治效果好,且不会造成水体环境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该噬菌体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225。
优选地,所述噬菌体在pH值为4~11的环境下具有耐性。
优选地,所述噬菌体在50℃及以下的环境中具有耐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根据如上所述的噬菌体在制备维氏气单胞菌抑制剂中的作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噬菌体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包括外伤感染、胃肠炎或败血症。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噬菌体制剂,所述噬菌体制剂以如上所述的噬菌体作为活性成分。
优选地,所述噬菌体制剂的剂型为液体制剂、冻干制剂或固体制剂。
优选地,所述噬菌体制剂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选自海藻酸钠、壳聚糖、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黏土、滑石、高岭土、沸石、生物炭、植物油和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噬菌体制剂的给药方式为注射、口服或喷雾。
本发明提供的噬菌体,对维氏气单胞菌有很强的裂解作用,因此,其能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防治策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噬菌体,能够扩大维氏气单胞菌的噬菌体资源库,从而更全面的防治由维氏气单胞菌引起的病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1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和提供该显示装置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