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20516.8 | 申请日: | 2022-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俞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B45/14 | 分类号: | B23B45/14 | 
| 代理公司: | 无锡风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毛伟昕 |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养老 报警 定位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具体涉及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器领域,包括预制型管体,预制型管体的内侧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第一棘轮的底端啮合有第二棘轮,第二棘轮的内侧啮合有金属螺旋杆,金属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预制型管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应式卡条,对应式卡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本发明通过设置了金属螺旋杆,当握持握把推动金属螺旋杆朝预制型管体顶端滑动时,从而完成对天花板的钻孔,拆除时,通过对应式滑套滑动至环形外筒的内侧,使得包覆型边框与活动支撑悬臂保持竖直状,将预制型管体整体拖出即可,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提升了便捷性且节约了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而在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当中,硬件组成部分包括有吸顶式定位器,通常吸顶式定位器在养老院安装时,会使用电钻将天花板钻孔,然后将吸顶式定位器的底座使用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天花板上,而近些年随着人口老龄化,也意味着养老院增多,而使用电钻钻孔的安装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在需要拆除的时候也极其不便,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通过设置了金属螺旋杆,将钻头抵紧在天花板的底部,当握持握把推动金属螺旋杆朝预制型管体顶端滑动时,第二棘轮将转动,通过第二棘轮转动带动第一棘轮转动,从而带动预制型管体转动,使得钻头旋转对天花板钻孔,金属螺旋杆在上滑至极限时,通过拉动握把使得金属螺旋杆下滑,然后再向上推动,使得钻头始终保持转动,金属螺旋杆在下滑时,与第二棘轮的摩擦降低,从而不会带动第一棘轮转动,因此不会阻碍钻头转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养老报警定位系统,包括预制型管体,所述预制型管体的内侧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棘轮,所述第一棘轮的底端啮合有第二棘轮,所述第二棘轮的内侧啮合有金属螺旋杆,所述金属螺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握把,所述预制型管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对应式卡条,所述对应式卡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对应式卡条关于预制型管体的竖直中心线呈环形等距依次排列设置,所述对应式卡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滑夹块,所述防滑夹块的一侧卡接有钻头底柱,所述钻头底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对应式卡条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帽;
所述预制型管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底端铰接有包覆型边框,所述包覆型边框的底端铰接有活动支撑悬臂,所述包覆型边框的长度大于活动支撑悬臂的长度,所述包覆型边框的底端端口横截面积大于活动支撑悬臂的底端端口横截面积,所述包覆型边框与活动支撑悬臂在偏转90度后呈相互卡接状设置,所述活动支撑悬臂的底端铰接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应式滑套,所述对应式滑套的顶部粘接有橡胶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