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0478.6 | 申请日: | 2022-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51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东;张帆;叶子涵;王锐;胡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丽娜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普勒 径向 加速度 鸟类 频率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维特比算法对时频分析结果的瞬时频率轨迹进行跟踪,动态搜索最佳路径从而有效提取信号瞬时频率;接着进行差分处理,将瞬时多普勒信息转化为多普勒径向加速度;最后通过设置自适应门限,统计鸟类的扑翼次数,从而实现鸟类的振翅频率提取。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该方法为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相比于现有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本方法可大幅提高低信噪比情况下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成功率和精度,将有助于雷达的鸟类目标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识别鸟类对于鸟类迁徙研究、环境影响评估(如风电场)、飞机安全和雷达气象学非常重要,振翅频率是雷达进行鸟类目标识别的重要参数之一。鸟类回波的典型模式是信号强度的周期性波动,这是由翅膀拍打引起的身体形状变化引起的。目前,基于鸟类回波反映的不同振翅模式可以实现某些鸟类目标类群的分类,如雀形目、鸣禽、涉禽。每种鸟类在连续扑翼时都有特定的扑翼频率,因此,若要进一步提升鸟类目标的识别率,准确获取鸟类回波的振翅频率至关重要。
在雷达观测中,通常可以对鸟类回波进行谱分析获取振翅频率。目前在生物雷达领域中用于振翅频率的主要方法是对回波进行时频分析,提取瞬时多普勒频率最大值并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由于鸟类的飞行姿态、轨迹复杂,在雷达实际观测时目标的回波信噪比普遍较低,导致该方法的振翅频率提取精度不高,主要原因如下:(1)低信噪比的时频分析结果往往产生频谱混叠和路径分叉的问题;(2)频谱分析(FFT)受噪声影响较大,振翅频率提取正确性不高。
综上所述,若能通过动态搜索最符合实际的时频路径,并准确地统计观测鸟类的扑翼次数,将克服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高振翅频率提取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通过借鉴图论中的边缘检测,首先利用维特比算法对时频分析结果的瞬时频率轨迹进行跟踪,动态搜索最佳路径从而有效提取信号瞬时频率;接着进行差分处理,将瞬时多普勒信息转化为多普勒径向加速度;最后通过设置自适应门限,统计鸟类的扑翼次数,从而实现鸟类的振翅频率提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普勒径向加速度的鸟类振翅频率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鸟类雷达回波进行时频分析,获取鸟类的微多普勒谱图,基于维特比算法,提取鸟类的微多普勒谱图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
步骤二、对步骤一提取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进行差分处理并平滑滤波后,得到径向加速度曲线;
步骤三、统计步骤二得到的径向加速度曲线在门限值以上的峰值点个数,将该峰值点个数作为当前鸟类雷达回波的鸟类扑翼次数;所述的步骤三中,门限值为步骤二得到的径向加速度曲线的峰值最大值的0.3倍;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得到的当前鸟类雷达回波的鸟类扑翼次数除以当前鸟类雷达回波的时长,得到鸟类振翅频率。
所述的步骤一中,基于维特比算法,提取鸟类的微多普勒谱图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时,利用维特比算法从鸟类的微多普勒谱图中搜索最佳路径从而提取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最佳路径即鸟类的微多普勒谱图的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要求:(i)每个时刻的瞬时多普勒频率对应的时频点的幅值要尽可能大;(ii)两相邻时刻的瞬时多普勒频率变化不会太大,瞬时多普勒频率曲线比较平滑;
所述的最佳路径f(n)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4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