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0074.7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俤;陈玉航;刘峰;陈奶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C21D1/74;B22C9/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2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氧化 制备 方法 | ||
1.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钢坯选择:选用适宜规格的钢坯,同时对钢坯的质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后续处理;
S2、钢坯清洁:利用软毛刷组件对钢坯的外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灰尘等杂质;
S3、钢坯低损加热:将钢坯添加至预热设备内部,然后控制预热设备工作,对钢坯进行低氧化烧损的预热,预热结束后,将其转移至高效高温炉内,对其进行融化加热;
S4、浇筑成形:将钢水浇筑至钢筋模具内,待其冷却至室温后,对其进行脱模处理,即得到钢筋毛坯件;
S5、收尾处理:对钢筋毛坯件进行打磨处理,同时对打磨产生的碎屑进行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设备包括燃烧炉体(1),所述燃烧炉体(1)的顶部开设有燃烧腔(2),所述燃烧炉体(1)的内壁上拆卸式连接有位于燃烧腔(2)内腔中的多孔板(3),所述燃烧炉体(1)的顶部焊接有抬高杆件(4),所述抬高杆件(4)的顶部设置有低烧损机构(5),所述燃烧炉体(1)的正面设置有加速燃烧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烧损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抬高杆件(4)顶部的加热炉体(51),所述加热炉体(5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液压缸(52),所述液压缸(52)的移动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圆柱件(53),所述固定圆柱件(53)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盖板(54),所述加热炉体(51)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换气孔(55),所述加热炉体(5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集中方管(56),所述集中方管(56)远离加热炉体(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动通气阀(57),所述加热炉体(5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焊接有支撑座(5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5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快速换热底板(58),所述快速换热底板(5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石墨柱(581),所述石墨柱(58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延伸至快速换热底板(58)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快速换热底板(58)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石墨块(582),所述石墨块(58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石墨翅(5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体(51)内壁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方筒(511),所述循环方筒(511)的左侧开设有圆柱腔(512),所述循环方筒(511)的外壁上开设有进气孔(513),所述循环方筒(51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延长轴(514),所述延长轴(5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位于圆柱腔(512)内腔中的叶轮(515),所述延长轴(5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加热炉体(51)右侧的连接法兰(5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燃烧机构(6)包括鹅颈杆(61),所述鹅颈杆(61)固定连接在燃烧炉体(1)的正面,所述鹅颈杆(61)远离燃烧炉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空心分流管(62),所述空心分流管(6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喷风嘴(63),所述空心分流管(6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中心方筒(6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方筒(6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641),所述隔板(64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鼓风机(642),所述中心方筒(6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空心框(644),所述空心框(644)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弯折喷管(6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氧化烧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框(644)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阻隔件(646),两个所述空心框(644)之间固定连接有串通方管,所述串通方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643),所述内螺纹管(643)的顶部延伸至中心方筒(64)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华航特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0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