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服务器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9580.4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9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费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王晓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服务器 检测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当前时刻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得到实测总线数据;获取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第一数据阈值大于第二数据阈值,第一数据阈值为表征服务器的箱盖未被开启所对应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第二数据阈值为表征箱盖达到被开启的最大角度时所对应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至少根据实测总线数据、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服务器的状况为以下之一:服务器的箱盖已被开启的状态、服务器的箱盖处于正在被开启的状态、服务器的箱盖未被开启的状态。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检测服务器开盖的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检测服务器开盖的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服务器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就是禁止在非允许的情况下打开服务器机箱上盖,现有的技术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触动开关配合服务器上盖,通过检测开关开闭状态实现的开盖检测方法;另一种就是采用光敏二极管或者光敏开关,通过检测服务器开盖前后环境亮度差异实现的开盖检测方法。第三种方法就是利用热释电传感器,采集服务器上盖红外辐射转换成电压信息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采用的触动开关包含机械结构,可靠性低,触点容易氧化接触不良等;第二种方法的缺点则在于其采用的光敏元件需要检测出足够的环境亮度差异,如果在较昏暗的环境下或者黑暗环境下进行开盖操作,检测灵敏度就会降低。第三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热释电传感器主要是靠吸收周围环境中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当周围环境温度很高时就会影响热释电传感器的灵敏度,对于服务器这种高功耗设备来说,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检测方法有不可避免的设计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服务器开盖的灵敏度较低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当前时刻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得到实测总线数据;获取第一数据阈值和第二数据阈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阈值,所述第一数据阈值为表征服务器的箱盖未被开启所对应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所述第二数据阈值为表征所述箱盖达到被开启的最大角度时所对应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至少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二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所述服务器的状况为以下之一:所述服务器的箱盖已被开启的状态、所述服务器的箱盖处于正在被开启的状态、所述服务器的箱盖未被开启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至少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二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的过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三数据阈值,所述第三数据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数据阈值,且所述第三数据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至少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二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包括: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三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所述第二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三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包括:在所述实测总线数据大于所述第三数据阈值,且所述实测总线数据小于所述第一数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服务器的状况为所述服务器的箱盖处于正在被开启的状态;在所述实测总线数据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三数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服务器的状况为所述服务器的箱盖已被开启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至少根据所述实测总线数据、所述第一数据阈值和所述第二数据阈值,确定服务器的状况,包括:在所述实测总线数据等于第一数据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服务器的状况为所述服务器的箱盖未被开启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的检测系统,所述服务器的检测系统还包括接近传感器模组,获取在当前时刻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得到实测总线数据,包括:获取所述接近传感器模组发送的在当前时刻的两线式串行总线数据,得到实测总线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9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