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13849.8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3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华健;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B15/167 | 分类号: | A24B15/167;A24B15/24;A24F40/10;B01J19/00;B01J19/18;B01F27/90;B01F27/8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32 | 代理人: | 肖琪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击喉感强 尼古丁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含质量比为1:(0.4‑0.8):(0.1‑0.5):(0.1‑0.3):(1‑1.5)的尼古丁、苯甲酸、酒石酸、丁酸和丙二醇。本发明通过将合适配比的尼古丁、苯甲酸、酒石酸、丁酸、丙二醇混合反应,能够得到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从而在降低尼古丁盐添加量的同时,也能满足使用者对击喉感强的需求,因此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口腔感官的要求,也能适当减少尼古丁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烟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电子烟大部分是用来作为一种尼古丁稀释液的传输系统存在,最开始的电子烟雾化液是通过添加适量尼古丁来满足消费者的口腔满足感,但这种游离态的尼古丁具有辣喉,冲击感过强,口腔刺激感强的特点。后来随着尼古丁盐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口腔柔顺感,但这类尼古丁盐正因为对口强的刺激感较小,冲击感不够,使得尼古丁盐的添加量较之前的电子烟雾化中尼古丁的添加量大大增加,反而消耗了更多的尼古丁用量。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尼古丁盐击喉感强,可以适当的降低尼古丁盐的添加量,同时也能满足使用者对击喉感强的需求,从而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口腔感官的要求,也能适当减少尼古丁的使用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包含质量比为1:(0.4-0.8):(0.1-0.5):(0.1-0.3):(1-1.5)的尼古丁、苯甲酸、酒石酸、丁酸和丙二醇。
一种以上所述的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丙二醇和苯甲酸按质量比加入反应器,加热搅拌至溶解完全;
S2.向所述反应器中加入尼古丁、酒石酸和丁酸,升温至60-100℃反应预设时间,然后冷却出料,得到所述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溶解温度为60-100℃,溶解完全后,降至40℃以下再进行步骤S2。
进一步的,步骤S2中,所述反应预设时间为1-4h。
进一步的,步骤S2中,反应1-2h后,对所述反应器进行抽真空排气反应1-2h,得到所述尼古丁盐。
进一步的,所述尼古丁、苯甲酸、酒石酸、丁酸和丙二醇的质量比为1:0.6:0.3:0.2:1.2。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器中包括三组搅拌桨,第一组搅拌桨设置于所述反应器的中间部位,且其搅拌轴上由上至下包含3-5排搅拌叶;第二组搅拌桨和第三组搅拌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组搅拌桨的两侧,且其搅拌叶均伸入所述第一组搅拌桨的两个搅拌叶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组搅拌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组搅拌桨和第三组搅拌桨另外两侧的搅拌叶,以使第二组搅拌桨和第三组搅拌桨另外两侧的搅拌叶也伸入所述第一组搅拌桨的两个搅拌叶之间。
一种以上所述的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应用,所述尼古丁盐用于电子烟油的制备。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烟油中所述尼古丁盐的含量2-5%w/w。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合适配比的尼古丁、苯甲酸、酒石酸、丁酸、丙二醇混合反应,能够得到击喉感强的尼古丁盐,从而在降低尼古丁盐添加量的同时,也能满足使用者对击喉感强的需求,因此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口腔感官的要求,也能适当减少尼古丁的使用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梵活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38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