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7705.1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娟;黄文领;黄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46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介入 手术室 用微创 导管 固定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患者使用舒适性,并且便于使用,同时可以实现对微创导管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该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转动安装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导管固定套;所述导管固定套内设置有夹持气囊;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限制调节座转动的限位装置。采用该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能够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心内科介入治疗辅助装置,尤其是一种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
随着对许多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理念的更新,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目前已经成为热门学科,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在对病人进行神经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微创导管;微创导管用于各种对发生在偏远的、高度弯折的脉管部位处的状况和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置的医疗手术。
其中,一些微创导管需要长期遗留在人体内,用于后续治疗。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将微创导管进行固定,现有技术中可以采用胶布绳绑直接将导管限位在皮肤上进行固定;但是上述方式不便于皮肤的透气。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 114452512 A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介入术微导管固定装置,涉及微导管固定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框体结构,且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共设有两处,且两处支架呈对向固定连接在底座底端的左右两侧位置,并且两处支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导轮,导轮用于导向粘板,在支架的内部安装有内棘轮,解决了现有的通过胶布将导管进行粘附时难以确保皮肤的有效透气性,在进行治疗时会使得患者产生不适的问题,通过导块向外侧的移动,并通过齿条与齿轮之间的啮合传动来带动着安装在底座内侧的扰流轮进行转动操作,并通过扰流轮的转动可以持续的将新风输送到底座的内部对患者粘附有胶布的部位进行散热排汗操作,进而达到保证患者舒适度的目的。
虽然上述固定装置能够便于透气,能够保证患者舒适度;但是其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并且无法对导管的角度进行调节。
其次,如中国专利CN 216855474 U公开了一种神经介入术微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带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带的上下两端均安置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上端连接有连接带一,所述连接带一的内壁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固定带的前后两表面均匀开设有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机构安置于定位卡槽的内侧,所述固定机构的外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连接有定位转轴。虽然上述装置通过设置的定位转轴与固定板能够对微导管进行固定,可以避免患者翻身或运动时,导致遗留的导管会出现松动,为后续患者的救治带来不便,且设置的倒刺体能够使得固定板固定的更加紧密,通过设置的弹性带可以对连接带一与连接带二之间的长度进行调节,能够根据患者的头围不同进行调节。但是上述装置无法实现导管角度的调节,从而不便于导管的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患者使用舒适性,并且便于使用,同时可以实现对微创导管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介入手术室用微创导管固定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转动安装有夹持座;
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内设置有丝杆;所述夹持座一侧设置有丝杆的调节旋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7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