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转印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06373.5 | 申请日: | 2022-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89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庄诚彬;逯好峰;张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435 | 分类号: | B41J2/435;H01L31/0224;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晓鹭 |
| 地址: | 2140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转印系统,转印系统包含上料系统、浆料研磨系统、无接触打印系统,上料系统包含上料盒、导轨、支架盒,电池片从水平位置翻转成竖直状态,输入到打印系统中;浆料研磨系统中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加料装置、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将浆料加入进料装置中,由加料装置导入研磨装置,研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无接触打印系统的储料装置中,成为打印浆料;无接触打印系统中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基板、激光打印装置、储料装置,浆料由浆料研磨系统传送至打印系统中的储料装置,在激光打印装置中设有转印基板,激光打印装置通过转印基板把打印浆料转印到电池片上。本申请实现电池片的正背面同时打印,工序环节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转印系统及转印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晶硅光伏电池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制绒、扩散、刻蚀清洗、钝化、镀膜、印刷等工序。其中印刷工序是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岗位。该工序需要经过背银印刷、烘干、背铝印刷、烘干,翻转,然后完成正面印刷,有些正面印刷采用分步印刷,最后是烧结、测试。光印刷工序就需要经过4道印刷、3道烘干环节。每个环节需要配备人员进行操作。另外在印刷环节,需要定时的去更换网版及浆料,以及复杂的操作均对产线造成影响。
传统的光伏电池印刷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进行,受制于丝网的网结及丝网工艺的限制,目前印刷线宽的极限在20um左右,对于降低银浆的耗量进入了瓶颈。与此同时,较宽的电极宽度会造成遮光面积的增大,从而影响电池片转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新型转印技术,一方面减少现有的印刷步骤,另一方面通过新型转印技术,降低印刷线宽,降低银浆的耗量,提升电池转换效率。
本发明一种用于光伏电池的转印系统,所述转印系统包含上料系统、浆料研磨系统、无接触打印系统,其中,所述上料系统包含上料盒、导轨、支架盒,电池片从水平位置翻转成竖直状态,输入到打印系统中;
所述浆料研磨系统中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加料装置、研磨装置、进料装置,将浆料加入进料装置中,由加料装置导入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无接触打印系统的储料装置中,成为打印浆料;
所述无接触打印系统中包含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基板、激光打印装置、储料装置,浆料由浆料研磨系统传送至打印系统中的储料装置,在所述激光打印装置中设有转印基板,所述激光打印装置通过转印基板把打印浆料转印到电池片上。
所述转印系统包含背银、背铝、正银三个模块,对应的,每个模块均包含还包含三个无接触打印单元和三个浆料研磨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无接触打印系统还包含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安装在上料系统与无接触打印系统连接位置,用于识别电池片的位置。
进一步的,每个研磨装置内设3个并排安装的滚轮,对所述浆料进行研磨,浆料通过管道传输到无接触打印系统的储料装置中。
进一步的,所述浆料研磨系统还设有抓手支架,所述抓手支架放置于研磨装置旁,用于将盛有浆料的容器提升至研磨装置的进料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浆料研磨系统还设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为,将研磨装置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进料装置上,实现浆料的反复研磨。
进一步的,背银和正银研磨单元分别与一所述无接触打印单元相连,且两套研磨单元和打印系统呈镜像放置,两个打印系统的打印端相对设置,用于实现同时给一个电池片的正反两面打印。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现有技术中的镀膜技术是真空条件下,原子沉积的,高度是nm级的,而且不通过基板,直接在一个真空室反应内进行。本发明中,是先通过滚轮将浆料填入带有图形的转印基板,转印基板的厚度可以保证浆料的塑形高度,然后通过激光,将图形孔隙中的浆料打印至电池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63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