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贷产品的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3430.4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婧;张俊俊;仝航;唐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F16/2457;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黄海英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贷 产品 策略 配置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贷产品的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涉及金融科技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策略配置请求,其中,策略配置请求中至少包括:信贷产品的产品信息以及策略需求;基于信贷产品的产品信息以及策略需求,建立策略目录;对策略目录中的每个产品策略,配置N个策略维度的维度信息,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为产品策略下的每个策略维度,配置产品属性参数;基于策略目录、N个策略维度的维度信息以及每个策略维度的产品属性参数,生成与信贷产品对应的目标信贷策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灵活配置信用贷款业务的信息录入方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贷产品的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信贷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新的信贷服务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信贷服务的发展也给信贷信息的录入采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但是,对于信用贷款业务来说,传统的信息录入方式结构单一,且多是通过人工来手动配置,无法支持灵活配置,当遇到业务变化或新业务到来,无法灵活改动,无法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贷产品的策略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灵活配置信用贷款业务的信息录入方式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贷产品的策略配置方法,包括:接收策略配置请求,其中,所述策略配置请求中至少包括:信贷产品的产品信息以及策略需求;基于所述信贷产品的产品信息以及所述策略需求,建立策略目录;对所述策略目录中的每个产品策略,配置N个策略维度的维度信息,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为所述产品策略下的每个所述策略维度,配置产品属性参数;基于所述策略目录、N个所述策略维度的维度信息以及每个所述策略维度的产品属性参数,生成与所述信贷产品对应的目标信贷策略。
可选地,在生成与所述信贷产品对应的目标信贷策略之后,还包括:获取与所述信贷产品对应的业务信息;基于所述业务信息,对所述策略目录中每个所述产品策略进行划分,得到每个所述产品策略的归属业务线;将每个所述产品策略存储至与所述归属业务线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可选地,在将每个所述产品策略存储至与所述归属业务线对应的存储空间中之后,还包括:提取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中的键值对和属性字段;基于所述键值对和所述属性字段,将所述产品策略纳入消息队列中;按照所述消息队列中的顺序,依次将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传输至目标解析单元。
可选地,在将所述产品策略存储至与所述归属业务线对应的存储空间中之后,还包括:采用指定数据库的跨域连接功能,对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进行批量打包处理,将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传输至目标解析单元。
可选地,在将所述产品策略存储至与所述归属业务线对应的存储空间中之后,还包括:采用指定数据库的跨域连接功能,对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进行批量打包处理,将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传输至目标解析单元。可选地,在将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传输至目标解析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目标解析单元在解析得到所述产品策略的策略数据后,按照键值对配置信息提取所述策略数据中的键值对集合;所述目标解析单元按照所述键值对集合中的每个键值对,拆分所述策略数据,得到所述产品策略。
可选地,在拆分所述策略数据,得到所述产品策略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申请端发起的信贷业务请求,其中,所述信贷业务请求中包含有被选取的多个页面展示要素,每个所述页面展示要素对应一条所述产品策略;响应所述信贷业务请求,组合所述页面展示要素,得到要素集合;基于所述用户申请端的业务申请地址,筛选关联所述业务申请地址的要素键值对,其中,所述要素键值对包括:每条所述页面展示要素以及对应的业务申请地址;展示所述要素键值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3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