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与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00861.5 | 申请日: | 202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8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毅;叶祺贤;陆杰;金麒麟;孙磊;沈辰杰;程伟龙;陆梁;陈凯;叶东林;支鹏飞;王振宇;张印志;孙勇;胡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D13/02 | 分类号: | F01D13/02;F01D15/10;F01D17/14;F01D21/00;F01D2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发电 机组 协调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组包括低位汽轮发电机和高位汽轮发电机,所述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所述协调控制参数包括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低位发电机负荷、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高位发电机负荷、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低位进汽压力设定以及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高位进汽压力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包括: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处于负荷控制模式且符合选择进入条件时,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选择进入阀门全开运行方式;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处于负荷控制模式且符合自动进入条件时,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自动进入阀门全开运行方式;
在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处于阀门全开运行方式时,所述低位发电机负荷根据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的排汽经二次再热后的压力确定,并且所述低位发电机负荷不超过低位负荷阈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进入条件包括:所述机组负荷指令大于第一预设比例的额定负荷以及所述高位发电机负荷大于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高位最低负荷,所述选择进入条件对应的所述低位负荷阈值根据所述机组负荷指令与所述高位最低负荷的差值确定;
和/或,
所述自动进入条件包括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发生跳闸或甩负荷,所述自动进入条件对应的所述低位负荷阈值为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低位最高负荷。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还包括: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旁路打开时,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自动进入负荷控制模式;
和/或,
所述协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处于负荷控制模式且处于手动给定方式时,所述低位发电机负荷通过手动输入确定;
和/或,
所述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还包括:
所述高位发电机负荷根据所述机组负荷指令与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的实际负荷的差值确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包括: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处于压力控制模式时,所述低位进汽压力设定根据所述低位发电机负荷以及修正量确定,并且,所述低位进汽压力设定的上限根据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的末级汽缸进汽压力确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根据机组变负荷超调量、一次调频动作量、主蒸汽压力偏差对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的负荷拉回量的加权之和以及所述机组负荷指令确定;
和/或,
当所述高位汽轮机的总阀位指令大于第二预设比例且机组实际负荷小于所述机组负荷指令时,所述修正量根据所述机组实际负荷与所述机组负荷指令的差值确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旁路全关时,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自动进入压力控制模式;
和/或,
当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启动后,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自动进入压力控制模式;
和/或,
当非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非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发生跳闸或甩负荷导致辅机故障减负荷时,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自动进入压力控制模式。
8.一种双轴汽轮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汽轮发电机组包括低位汽轮发电机和高位汽轮发电机;
所述协调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机组负荷指令确定协调控制参数,所述协调控制参数包括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低位发电机负荷、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高位发电机负荷、所述低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低位进汽压力设定以及所述高位汽轮发电机对应的高位进汽压力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建设启动调整试验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086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床式高温气冷堆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种子育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