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9699.X | 申请日: | 2023-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1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梁世飘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君研融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J20/32;B82Y30/00;B82Y40/00;B01J21/18;B01J35/06;A01N59/16;A01N25/08;A01P1/00;B01D53/86;B01D53/4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升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63 | 代理人: | 戴鹏 |
地址: | 61183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 负载 活性炭 纤维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溶液A:将50‑100ml的无水乙醇与50‑100ml乙酸乙酯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溶液A;S2、配制溶液B:提取5‑10ml分析纯钛酸丁酯,溶入90‑110ml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醇溶液中,在搅拌过程中滴加2.5‑5ml分析纯磷酸,得到钛酸丁酯磷酸溶液B。本发明制备的铈、银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负载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纤维布材料,实现了快速、高效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和各种细菌、病毒的光氧化分解及灭活,为消除和净化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提供技术与装备支撑,是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一种创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许多现实工作环境中,如医院病理科、教学解剖室、化学教学实验室等等,在工作操作的流程中,不断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VOCs)如甲醛、苯类有机物质不断释放到室内,在许多密闭或半密闭公众聚集场所,存在各种致病生物细菌和病毒通过空气介质传播的风险,而单一的排风方式有如下缺点:第一,这种直排方式没有对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和灭活,第二,只会使室内污染浓度达到一个质量平衡状态,并不能完全排出。目前现有的上述室内空气净化方式,多采用在不同类型空气净化器中,加装填充了活性炭颗粒框架,通过风机过滤空气,快速吸附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生物细菌及病毒,但没有分解和灭活效果,一旦达到吸附保和,需要更换该填充了活性炭颗粒框架,对于直排到室处空气的净化,需要更多的活性炭吸附材料,同时存在吸附保和后需要换吸附材料的问题。本发明的铈、银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布材料,即能高效、快速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和生物细菌及病毒,同时借助在紫外至近紫外波长(200~400nm)LED灯光线照射条件下,根据不同环境场所需求,选用不产生臭氧或产生臭氧不同波长段的LED光源照射,将其分解和灭活,并达到可长期循环使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制溶液A:将50-100ml的无水乙醇与50-100ml乙酸乙酯充分搅拌混合,得到溶液A;
S2、配制溶液B:提取5-10ml分析纯钛酸丁酯,溶入90-110ml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醇溶液中,在搅拌过程中滴加2.5-5ml分析纯磷酸,得到钛酸丁酯磷酸溶液B;
S3、配制溶液C:称取分析纯硝酸铈铵9.47-9.56g,溶入100-120ml无水乙醇溶剂中,搅拌1小时,得到硝酸铈铵溶液C;
S4、配制溶液D:称取分析纯硝酸银铵4-6g,溶入50-60ml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中加入氨水,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添加去离子水稀释到100-120ml,得到硝酸银铵溶液D;
S5、配制溶液E;分别取10-12ml溶液B、2-3ml溶液C、0.8-1.2ml溶液D,先后加入到87ml溶液A中,得到活性炭纤维面涂覆用的溶液E;
S6、配制纤维材料:取一面积为40×40cm活性炭纤维布,用小型喷雾器将溶液E均匀喷涂在该布正反两面,随后用热风机吹干该布的两面,将吹干后的活性炭纤维布放到管式炉中,在通入氮气条件下,煅烧1-2小时,得到纳米二氧化钛负载活性炭纤维复合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S1中无水乙醇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1。
作为优选,所述S2中纯钛酸丁酯是通过移液枪在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吸取。
作为优选,所述S3中得到的硝酸铈铵溶液C为桔红色透明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S4中得到的硝酸银铵溶液D浓度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君研融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君研融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96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