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99512.6 | 申请日: | 202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豹;韩晨;汪紫芸;姚宜斌;马雄伟;范峥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倪文霞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球冠谐 模型 大气 降水量 数据 融合 方法 | ||
1.一种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球冠谐模型代表融合后的PWV场,利用高精度PWV数据校准低精度数据的系统偏差,然后利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确定不同源PWV的权比关系,最后利用多源数据加权平均求解球冠谐模型的系数;
假设有三类PWV数据待融合,分别为A、B、C三种数据,其中A数据为高精度数据,B数据和C数据均为低精度数据,并假设C数据具有最低的时间分辨率;
具体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实现A、B、C三种数据的时间配准;
步骤二:根据A、B、C三种数据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球冠谐模型的最优阶数和次数;
步骤三:利用步骤二获得的最优阶数和次数设置冠谐模型的阶次,分别拟合B数据和C数据或拟合A数据,得到拟合后的球冠谐模型;
步骤四:然后利用B数据和C数据分别拟合的球冠谐模型计算A数据对应采样点上的PWV,或利用A数据拟合的球冠谐模型计算B数据和C数据对应采样点上的PWV,然后分别计算模型PWV与实测PWV的差值,计算平均偏差,作为B数据和C数据相对于A数据的系统偏差;
步骤五:利用得到的平均偏差分别校准B数据和C数据,得到三种相互间整体无偏的PWV数据;
步骤六:根据A、B、C三种数据的覆盖范围和分辨率,确定球冠谐模型的设置,包括球冠极位置、球冠半径、模型阶数次数;
步骤七:将三种较准后的PWV数据进行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的迭代计算,确定三种PWV数据的权重,并求解多源数据确定的球冠谐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实现A、B、C三种数据时间配准的方法为:以C数据为时间基准,将A数据和B数据内插到C数据的采样时刻,实现A、B、C三种数据的时间配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以拟合残差的均方根误差最小为依据来确定球冠谐模型的最优阶数和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当A数据空间密度较小时,利用步骤二获得的最优阶数和次数的冠谐模型分别拟合B数据和C数据,得到两个球冠谐模型;当A数据空间密度较大时,利用球冠谐模型拟合A数据,得到一个球冠谐模型;计算球冠谐模型输出的PWV与实测PWV的平均差异,作为平均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直接在B数据或C数据上加或者减平均偏差,从而校准B数据和C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球冠谐模型的多源大气可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七中,利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方法确定多源PWV数据的权比关系并以此求解最优的球冠谐模型;
其中,求解多源数据确定的球冠谐模型的方法,具体如下:
首先,利用一个球冠谐模型来表征融合后的PWV场,其数学形式为:
(1)
其中:
当得到足够多的PWV观测值及其大地坐标之后,首先将大地坐标转换为球冠坐标,球冠的极点选择在研究区域的中心,然后计算和缔合勒让德函数;将 PWV、勒让德函数和球冠坐标代入公式(1)时,获得线性观测方程;其中PWV 是观测值;和为未知数;
由于PWV的来源是多源的而且它们的精度情况通常是未知的,此时通过后验方法来确定不同来源观测值的权重,这里采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来估计权重;
假设一个线性系统中具有三类观测值:
(2)
其中:
(3)
接下来,使用赫尔默特方差分量估计法同时估计权重和解;
S71:用公式(1)初始化
(4)
其中:
S72:令
(5)
(6)
其中:、、是分别从
构建公式(7)并求解:
(7)
(8)
其中,;
S73:当,停止迭代并取
(9)
用更新后的
得到多源数据拟合的球冠谐模型,即可代表多源数据融合后的水汽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951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场强度分布云图色度信息的电极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纤通信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