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XCL-BPI融合蛋白及其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96880.5 | 申请日: | 202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栋;杨密清;邢超;李劲超;曹伟;曹彬;安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君(北京)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厦门联合安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C12N5/10;A61K38/17;A61K38/19;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小勇 |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cxcl bpi 融合 蛋白 及其 用途 | ||
1.一种CXCL-BPI融合蛋白,其包含人ELR+CXC趋化因子和人BPI N端结构域功能片段。
2.权利要求1的CXCL-BPI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人ELR+CXC趋化因子选自人CXCL1、人CXCL2、人CXCL3、人CXCL5、人CXCL6、人CXCL7和人CXCL8,任选地,其中人CXCL8、人CXCL1、人CXCL2、人CXCL3、人CXCL5、人CXCL6或人CXCL7分别包含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或SEQ ID NO:7所示的序列。
3.权利要求1的CXCL-BPI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人BPI N端结构域功能片段选自人BPI1-233片段、人BPI1-199片段和人BPI1-193片段,任选地,其中人BPI1-233片段包含SEQ ID NO:10所示的序列。
4.权利要求1的CXCL-BPI融合蛋白,其中所述人ELR+CXC趋化因子作为融合蛋白的N端结构域,所述人BPI N端结构域功能片段作为融合蛋白的C端结构域,二者任选地通过接头连接,并进一步任选地,所述接头选自GPPSGSGGGSGGG(SEQ ID NO:8)和GGGSGGGSGGG(SEQID NO:9)。
5.一种核酸,其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其从5’端到3’端依次包含5’端衔接头序列、信号肽编码序列、人ELR+CXC趋化因子编码序列、接头编码序列、人BPI N端结构域功能片段编码序列和3’端衔接头序列,任选地,其中人ELR+CXC趋化因子编码序列分别包含SEQ ID NO:13、SEQ IDNO:14、SEQ ID NO:15、SEQ ID NO:16、SEQ ID NO:17、SEQ ID NO:18或SEQ ID NO:19所示的序列,人BPI N端结构域功能片段编码序列包含SEQ ID NO:22所示的序列。
7.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用于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用途,和/或用于制备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
8.一种表达载体,其用于表达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任选地,所述表达载体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的核酸。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达载体,其选自高效表达载体pSCm-CXCL1-BPI、pSCm-CXCL2-BPI、pSCm-CXCL3-BPI、pSCm-CXCL5-BPI、pSCm-CXCL6-BPI、pSCm-CXCL7-BPI和pSCm-CXCL8-BPI。
10.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11.一种宿主细胞,其包含表达载体,所述表达载体稳定转染或转化包含编码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的核酸。
1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的方法,包括在适合CXCL-BPI融合蛋白表达的条件下培养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宿主细胞,收获表达的CXCL-BPI融合蛋白,以及任选地进一步纯化表达的CXCL-BPI融合蛋白。
13.一种治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方法,包括:将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施用于患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受试者。
14.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进一步包括在施用治疗有效量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CXCL-BPI融合蛋白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之前、同时或之后将抗生素类化合物施用于患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受试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君(北京)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厦门联合安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君(北京)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厦门联合安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68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