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4983.8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4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黎敦涌;潘绘新;蓝现丹;黄小英;韦贵剑;梁琨;韦宏锤;刘明;袁水鹏;覃帅鹏;罗真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7/06;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赵夏笛 |
地址: | 546306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水田 栽培 方法 | ||
1.一种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种育苗:选择顶芽健壮、无病斑虫口、形状好的仔芋作种芋,并进行育苗,育苗前对种芋进行晾晒,晾晒完成后使用药剂对种芋进行浸泡,浸泡完成后进行育苗,育苗过程为将种芋播种至育苗床上,并在种芋上铺设细土填充固定,且起小拱棚覆盖在育苗床上,
步骤二,移栽:首先选择水田,然后将育苗后的香芋苗移栽至水田内,移栽前将水田犁耙烂,水田被犁耙烂后利用浅水对水田沤一星期,沤完后再翻犁水田并将水田犁耙烂,犁完后往水田内加入肥料,最后再对水田进行犁耙匀、耙烂和耙平,
步骤三,田间管理:香芋移栽于水田之后使用水旱轮灌的方法调节香芋在水田内成长时的水田的水量,并使用人工拔草的方式取出水田内的杂草,同时定时为香芋苗进行施肥,
步骤四,病虫害的防治:包括虫害防治和病害防治,防治虫害时,将茶麸细片均匀撒于水田内以除螺害,且在香芋苗移栽至水田内半月后并往水田内撒入辛硫磷颗粒杀虫剂和尿素,然后再定期往水田内撒入辛硫磷颗粒杀虫剂,防治病害时,分别针对香芋疫病、香芋褐斑病和芋炭疽病进行喷药防治,
步骤五,激素应用及收获:对香芋苗叶背定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然后等待香芋茎叶自然枯萎,便进行采挖香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仔芋重量选择为0.05kg,用作量为3000kg/hm2,晾晒时间为2-3天,浸泡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浸泡时间为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育苗时,将种芋项芽垂直向上排列在育苗床上,香芋之间相距6cm,育苗床温度控制在25℃,在育苗床上催芽30天后,苗高25cm-30cm即可择日移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水田选择为上一年种旱地作物的和易排易灌的田块,且第一次犁田的时间选择在惊蜇前10天,加入的肥料和肥料量为经过沤制发酵过的牛粪30000kg/hm2、16%过磷酸钙600kg/hhm2、17.1%碳酸氢铵750kg/hm2和60%氯化钾300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移栽时间为惊蛰前后至清明前,香芋苗在水田内的栽种密度为以株行距30×55cm规格移栽大田生产,种植60000/hm2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水旱轮灌指的是每次施肥时,保持田水1cm灌泡,在5天后田水会自然变干,变干后等待4-6天再进行灌水,施肥时间为移植的香芋苗开始回春后且有新根须长出时,施肥周期为10-15天,
首次施肥时使用的尿素以112.5kg/hm2进行施肥,施肥时将46.4%的尿素、17.1%的碳酸氢铵、16%的过磷酸钙和60%的氯化钾按照一定质量比提取出来后进行搅拌均匀,然后将搅拌均匀后的肥料以每株约0.02kg的用量点施至距离植株基部10cm处,其中各肥料的提取量为尿素为202.5kg/hm2、碳酸氢铵为112.5kg/hm2、16%的过磷酸钙为637.5kg/hm2和60%的氯化钾为225kg/h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香芋高密度水田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茶麸细片为112.5kg/hm2,辛硫磷颗粒杀虫剂为3%的辛硫磷颗粒杀虫剂,尿素为46.4%尿素,且辛硫磷颗粒杀虫剂用量为7.5kg/hm2,尿素用量为202.5kg/hm2,遇蚜虫害时,用大功臣1000倍液喷施,遇斜纹夜蛾虫蚁害时,摘除受害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49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