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92435.1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石亦磊;董俊逸;龙腾蛟;刘凯;肖海波;姜勇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江智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4/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胡君;邹大坚 |
地址: | 410036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2x 系统 实时 分析 测试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步骤包括:根据待测操作构建EFSM模型以作为测试准则,EFSM模型为在FSM模型的基础上设置状态迁移的前置条件建立得到;实时获取待测C‑V2X系统的系统日志信息进行实时序列化处理,以抽象为由多个报告构成的报告序列;将报告序列输入至EFSM模型中,以驱动EFSM模型进行状态迁移;根据EFSM模型是否能够进行状态迁移的结果,判断待测C‑V2X系统的日志信息所记录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输出最终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且具有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测试效率以及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车联网通信包括车与车之间V2V、车与路之间V2I、车与人之间V2P、车与网络之间V2N的通信等,具有低时延、高可靠等严苛的要求。车联网基于V2X通信提供的环境感知、信息交互与协同控制能力,支持交通安全类、交通效率类、自动驾驶类、信息娱乐类等丰富的应用类型,与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融合发展、协同演进。从远程信息处理到车路协同,从单车智能到网联智能,对通信性能的要求也愈加严苛,表现为要求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速率,例如:消息发送频率从基本安全业务的10Hz到自动驾驶应用的100Hz,消息大小从300~400Byte到6000~12000Byte,可靠性要求达到99.999%等。由于应用环境通常对C-V2X系统有严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因此对C-V2X系统的测试十分重要。
现有技术中针对于C-V2X系统的测试,大多是基于建模的方法或手工测量的方法实现,手工测量方法通常需要依赖测试人员的经验和昂贵的专业工具,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错,而由于C-V2X系统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限制,运行中的约束条件也较多,就难以直接利用传统建模方法或者建模工具对C-V2X系统的各操作进行精准描述。因此亟需提供一种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以使得能够智能实现C-V2X系统的实时分析测试,同时确保测试的效率以及精度,从而及时、主动地提醒系统存在的异常问题,提升产品研发迭代效率和系统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方法简单、成本低、测试效率以及精度高的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能够精准、快速定位C-V2X系统中异常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C-V2X系统实时分析测试方法,步骤包括:
根据待测操作构建EFSM(Enhanced Finite State Machine,扩展有限状态机)模型以作为测试准则(test oracle),所述EFSM模型为在FSM模型的基础上设置状态迁移的前置条件建立得到,所述状态迁移的前置条件为当前状态转移至下一状态时需要满足的条件;
实时获取待测C-V2X系统的系统日志信息进行实时序列化处理,以抽象为由多个报告构成的报告序列,所述报告为以关键字开始的多个报告元素组成的序列;
将所述报告序列输入至所述EFSM模型中,以驱动所述EFSM模型进行状态迁移;
根据所述EFSM模型是否能够进行状态迁移的结果,判断待测C-V2X系统的日志信息所记录的操作是否符合预设要求,输出最终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江智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江智车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2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