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轻混动力系统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91576.1 | 申请日: | 202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0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秦杨;丁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H02M3/04;H02M1/08;H02M1/088 |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王小蓓 |
| 地址: | 212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动力 系统 双向 直流 变换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轻混动力系统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包括:
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输入电感Lin1、第二输入电感Lin2、第一输出电感Lo1、第二输出电感Lo2、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
所述第一输入电感Lin1的第一端为低压侧的正极性端,所述第一输入电感Lin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电感Lin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输入电感Lin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源极、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漏极与所述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输出电容Lo2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出电感Lo1的第二端为高压侧的正极性端,所述第一输出电感Lo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电感Lo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输入电感Lin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源极、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源极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漏极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输出电感Lo1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为低压侧的负极性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为高压侧的负极性端,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高压侧电压采样值uH,f与基准值uH,ref比较,得到误差信号uH,e;
S2.将所述误差信号uH,e送至PI调节器1,经过双向限幅环节Lim1,得到输入电感电流基准值iLin,ref;
S3.将输入电感电流基准值iLin,ref与第一输入电感电流采样值iLin1,f比较,得到的误差信号送至PI调节器2,经过单向限幅环节Lim2,得到第一调节信号ur1;
S4.将输入电感电流基准值iLin,ref与第二输入电感电流采样值iLin2,f比较,得到的误差信号送至PI调节器3,经过单向限幅环节Lim3,得到第二调节信号ur2;
S5.第一调节信号ur1与单极性三角载波uc1交截,产生第一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ugs,S1、第五开关管S5的驱动信号ugs,S5;
S6.第二调节信号ur2与单极性三角载波uc2交截,产生第二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ugs,S2、第六开关管S6的驱动信号ugs,S6;
S7.将第一开关管S1的驱动信号ugs,S1取反并留死区时间,作为第三开关管S3的驱动信号ugs,S3;将第二开关管S2的驱动信号ugs,S2取反并留死区时间,作为第四开关管S4的驱动信号ugs,S4;
其中,所述单极性三角载波uc1、所述单极性三角载波uc2的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8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915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