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88786.5 | 申请日: | 202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 发明(设计)人: | 丁理法;沈海钰;陈飞;章人江;张岳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理法 |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A01K61/13;A01G22/22;A01G22/00;A01M2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瑞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61 | 代理人: | 马云华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克氏原螯虾 稻田 种繁养 一体化 模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属于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克氏原螯虾和水稻的生长特性合理布置时空,将稻虾共育、苗种集中繁育以及稻虾轮作在一个年度内进行茬口衔接,选择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的甬优17水稻品种,同时确保了克氏原螯虾和水稻的稳产高效,实现了千斤粮万元田。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亩产干稻谷577.81kg,亩起捕出售种苗102.5kg,亩产商品虾43.22kg,综合亩产值10453.89元,亩净利润5021.31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Orger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原产于南美洲,经日本引入我国后,其种群在我国众多省市快速繁殖壮大,已成为很多地区的优势种群。该虾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克氏原螯虾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在我国内陆渔业经济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为了提高产量一般常利用自然水塘或人工建造水池进行高密度单独饲养。然而,集约化养殖方法不仅占用土地资源,养殖成本必然很高,并且在高密度情况之下,一方面容易导致疾病传播,不易防控,死亡率高;另一方面又不能保障水环境的质量和产品质量,养殖出来的品质口感和野生的有天壤之别,销售的价格也不近人意。
现有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一般也存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本发明根据克氏原螯虾和水稻的生长特性合理布置时空,将稻虾共育、苗种集中繁育以及稻虾轮作在一个年度内进行茬口衔接,选择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的甬优17水稻品种,同时确保了克氏原螯虾和水稻的稳产高效,实现了千斤粮万元田。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亩产干稻谷577.81kg,亩起捕出售种苗102.5kg,亩产商品虾43.22kg,综合亩产值10453.89元,亩净利润5021.31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稻田种繁养一体化模式,包括以下流程:
步骤一:场地选择与建造
选择pH值为7.0~7.5的稻田为试验场地并设置田块;田块四周开挖“回”字型沟,“回”字型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田块内南北相向设置进、排水管,其中排水管呈“L”型;
步骤二:水稻栽培与田间管理
1)稻田整理与施肥
围埂耘田,田块施基肥,田面开排水沟;
2)水稻品种选择与播种
选择甬优17水稻品种;
甬优17水稻品种为单季晚稻,具有抗旱、抗病、抗虫、抗倒伏、口感好等多重优点,有利稻虾共生。
3)稻田管理
包括追肥管理和水位控制;
4)病虫害防治
具体为:谷种播种后待秧苗长出三叶一心时,每亩用苏云金杆菌(32000IU/mg)可湿性粉剂100g+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含阿维菌素5%)100ml兑水喷洒,防治水稻卷叶螟和钻心虫。等到分蘖期时用同样药剂再喷洒一次。水稻插秧后全程采用杀虫灯、性诱剂等措施预防病虫。
5)收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理法,未经丁理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8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装置
- 下一篇:一种染色机的喷嘴与导布摆布装置、织物运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