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88002.9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8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安浩平;张林;马骁;张松涛;李磊;王玎;张伟;刘凯;刘抗;吴洋;杨杰;雷雨果;陈琳;陈彦儒;李龙吟;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33/00;F16L41/12;F16L55/05;A01G25/02;A01G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政卫士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80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4537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细 种植 滴灌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阀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滴灌带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滴灌带导通设计;阀头,阀针,还包括自动调节组件,所述自动调节组件与阀头固定安装,所述自动调节组件用于自动调整调节腔开口大小,进而调节阀头出水速度,所述自动调节组件包括环板,所述环板与阀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腔开口位于环板内侧;浮板,所述浮板滑动安装于调节腔内部,所述浮板与调节腔间隙配合,本发明通过环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水进行限制,致使水滴仅能作用在环板围绕的土壤范围内,因此通过调整环板与作物根部之间的位置,即可致使水滴作用于作物的效果增强,降低水流径向流动的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灌溉阀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
背景技术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的作物灌溉方法的一种,通过滴灌的方式,能够按照作物需水要求,将水和养分精准的滴入作物根区土壤,进而在实现对作物根部土壤进行水分补充的同时,保持远离作物根系部分的土壤的干爽,进而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同时由于滴灌省水、省工,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棚种植、温室种植、缺水地区作物灌溉等多种环境,
滴灌多采用滴灌带,滴灌带由塑料管道和滴头组成,水流在塑料管道中流动,流经滴头时,通过滴头向外滴落,进而缓慢的对作物根系进行灌溉,但是由于滴灌带上的滴头与塑料管道之间多数为固定式连接,且滴头的开口决定了滴水的速率,因此在滴灌带制造时,对滴头开口的精准度将会直接影响滴灌带中水滴的均匀性,且由于滴管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灌溉方式,因此在实际进行浇灌时,当滴头开口均匀度较差时,很容易导致水流浇灌的不均匀,致使部分作物根系处水流过多,水流对土壤进行冲刷,作物根系土壤流失,而部分作物根系处水流过少,浇灌不彻底,
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滴灌带滴头开口不能控制的问题,多数通过于滴灌带滴头处安装滴灌阀门,利用滴灌阀门对滴头处水滴流速进行管控,进而实现对作物灌溉水的精准被控,但是一方面由于灌溉持续时间长,因此灌溉水滴加速度不同时,在长时间的累计下,将会致使灌溉水量的差别较为明显,且相同的浇灌水量作用于不同位置时,其浇灌效果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大棚种植时,由于作物之间相互分隔,其浇灌差异更为明显,使用人员不能一直对灌溉进度进行监控,因此致使浇灌带对作物进行浇灌时,还是容易出现水流冲击土壤,致使浇灌现场产生地面径流、土壤流失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通过环板的设置,对水滴的流向进行限制,当水滴滴落的速度大于水向土壤中渗透的速率时,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具备径向流动的趋势,因此通过环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水进行限制,致使水滴仅能作用在环板围绕的土壤范围内,因此通过调整环板与作物根部之间的位置,即可致使水滴作用于作物的效果增强,降低水流径向流动的趋势,同时环板对水流径向流动的限制,还能降低水流裹挟、冲刷土壤,致使水土流失的概率,进而增强滴灌对作物的精细化水分补充的同时还能对土壤环境进行保护,降低滴灌作业对田垄、土堆造成破坏的几率,进而维持作物的种植环境。
本发明所述的精细化种植用滴灌阀,包括
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滴灌带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滴灌带导通设计;
阀头,所述阀头固定安装于进水管远离滴灌带一端,所述阀头内部开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与进水管导通且调节腔靠近进水管一端圆锥形设计,调节腔远离进水管一端开口设置;
阀针,所述阀针安装于调节腔内,所述阀针通过弹簧弹性连接于调节腔内,
还包括
自动调节组件,所述自动调节组件与阀头固定安装,所述自动调节组件用于自动调整调节腔开口大小,进而调节阀头出水速度,所述自动调节组件包括
环板,所述环板与阀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腔开口位于环板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河南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8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