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87911.0 | 申请日: | 202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9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研研;王化;田兴友;张伟;杜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1G11/30 | 分类号: | H01G11/30;H01G11/48;H01G11/24;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魏玉娇 |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柔性 导电 高分子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手风琴结构的Mxene为吡咯材料的聚合提供二维支架,吡咯单体首先分散于Mxene结构中二维结构中,然后利用聚合剂把不导电的吡咯高分子聚合成具有导电性的聚吡咯导电高分子。这种导电结构可以避免电极材料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和收缩引起的结构坍塌,进而提高电极的使用寿命。制得的电极材料可以单独作为电极使用,不需要柔性衬底封装,减少封装电极材料中的“岛桥”现象。同时,利用该电极材料制备器件不但降低器件的质量,而且降低器件的制备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化和智能可集成化已经成为当下储能器件的研究趋势。在纷繁复杂的材料中,不仅需要满足高性能的储能要求,同时也要秉持绿色制造,节约成本的理念。纤维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可降解的柔性材料,粗糙多孔,并且吸附性强,是柔性超级电容器基底的最佳选择之一。
导电聚合物聚吡咯具有导电性高、柔韧性好、价格低廉、稳定性强、合成容易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超级电容器的导电活性材料。Mxene是一种具有高导电性和大比较面积的二维类材料,具有层状结构、机械性能好、环境稳定等优点。利用Mxene与聚吡咯形成复合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导电率,而且可以避免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和收缩引起的结构坍塌。纤维作为基底与Mxene及聚吡咯进行复合时,纤维固有的机械柔性和二者之间易形成的氢键,能够确保电极的循环稳定性能。
公开号为CN113690062A的中国专利文献“一种Mxenen/聚吡咯纸基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公开了通过浸渍工艺将Mxene负载在纸张上,再将负载Mxene的纸张依次浸渍木质素磺酸溶液、吡咯溶液,最后在三氯化铁高氯酸溶液中聚合反应,得到Mxene/聚吡咯纸基复合材料。该方法首先通过多次浸渍得到Mxene纸基复合材料,然后在多次浸渍吡咯和三氯化铁聚合剂溶液得到Mxene/聚吡咯纸基复合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复合电极会导致纸基基材上导电材料从上至下呈现聚吡咯--Mxene的分布顺序。不同的导电材料会导致整个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不同,进而导致复合材料导电性不均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亦会大大影响电极的使用寿命。这主要是因为通过该专利保护的Mxene/聚吡咯纸基导电材料的制备方法获得的电极材料是传统的表层导电材料,没有实现电极的本体导电。因此,该方法制备的Mxene/聚吡咯纸基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作为柔性电极独立使用在电子器件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具有导电性均匀、轻质、柔性、环境友好的特点,能作为柔性电极独立使用在电子器件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吡咯单体分散到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得到吡咯溶液,然后在吡咯溶液中加入相同质量的Mxene分散液,其中Mxene分散液中的Mxene具有手风琴结构,吡咯单体与Mxene分散液中Mxene的质量比为1:(7.6-10.1),0-5℃温度下混合搅拌60-100min得到混合液A;
步骤2,在混合液A中加入聚合剂,所述聚合剂由六水三氯化铁、硝酸银中的一种与高氯酸组成,在0-5℃下搅拌30-60min得到混合液B;
步骤3,将混合液B在0-5℃下保持30-60min,加入厚度0.4-0.8mm的纤维素薄片,原位聚合180-300min,即制得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
作为二维柔性导电高分子电极的制备方法进一步的改进: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剂中水和乙醇的混合质量比为9:1。
优选的,所述Mxene分散液中Mxene的浓度为1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7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粉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排水管道质量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