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6877.5 | 申请日: | 202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75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曹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陈宇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50;B01D53/80;B08B1/00;B08B1/04;F23J13/00;F23J15/00;F23J15/04;F23J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郭梦达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污染 防治 燃煤 烟气 脱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下端左侧的进烟管;所述壳体本体的右侧面安装有氧化空气入口和排料管;所述氧化空气入口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喷淋机构和除雾器,且喷淋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其中,所述喷淋机构的右端和除雾器的右端均贯穿壳体本体的右侧面;所述壳体本体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排烟的排烟囱。该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设置有反光玻璃,继而使得吸热涂层对太阳光的热能进行吸收,因此便于吸热涂层将热量传导给排烟囱内,使得不需要加热器等动力源就能对排烟囱内的烟气进行加热,以便于提高烟气的抬升高度和扩散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煤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领域燃煤是必不可少的,燃烧煤炭时会产生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硫90%都是来自于燃煤,然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因此需要对这种大气污染进行防治,目前市场上有燃煤烟气脱硫设备;
公告号为“CN113996153A”公开的专利名称为“一种工业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本发明通过弧形板与扇板敲击的过程中产生震动,通过开设有的穿孔及透水孔,使脱硫稀释液内产生气泡的形式的充分混合,使烟气内的硫化气体充分的被吸收,达到排放气体清洁的目的,同时通过风向叶在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处理槽进行来回的转动,因此使下端的斜板不断与金属杆进行敲击,使金属杆震动,那么使粘附并且处于潮湿状态的灰尘得以脱落,使粘附的效果不断的进行,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该燃煤烟气脱硫设备在脱硫时由于通过脱硫稀释液与烟气进行接触,使得脱硫稀释液可将烟气中的硫化气体进行吸收,这样也会使得烟气的温度降低到一定问题,继而使得脱硫结束后排出的烟雾的温度低于80摄氏度,烟气温度较低的话会出现酸结露现象,导致烟囱内部腐蚀,同时烟气温度较低还会使得烟气的抬升高度较低,从而影响烟气的扩散能力和排放工作,目前市场上有的通过加热器对烟气进行加热再排出,这样虽然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使用加热器会浪费一定的能源;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有的通过加热器对烟气进行加热再排出,这样虽然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使用加热器会浪费一定的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污染防治的燃煤烟气脱硫设备,包括壳体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本体下端左侧的进烟管;
所述壳体本体的右侧面安装有氧化空气入口和排料管;
所述氧化空气入口的下方设置有排料管;
所述壳体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喷淋机构和除雾器,且喷淋机构的上方设置有除雾器;
其中,所述喷淋机构的右端和除雾器的右端均贯穿壳体本体的右侧面;
所述壳体本体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排烟的排烟囱,且排烟囱的下端外侧固定有储水框b;
其中,所述排烟囱的上端外侧涂覆有吸热涂层;
所述储水框b的外侧固定有反光玻璃;
所述储水框b左端底部固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底端安装有水泵;
其中,所述水泵的右端与壳体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水泵的底端通过管道与储水框a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烟管的外侧贯穿固定有储水框a,且储水框a的内部为空心状设置。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储水框a的内部可对一定量的水进行储存,使得水可对进烟管内部输送的烟气的热量进行吸附,便于对进烟管内的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后期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陈宇,未经曹陈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6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