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83489.1 | 申请日: | 202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7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发;李留振;宋帆;刘振静;朱新民;李青松;宋刚勇;王俊岭;马青华;李春雨;罗晓明;田华;冶军永;李云瞻;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发 |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7/02;E03F1/00;E01C11/22;G08B21/24;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孟培 |
| 地址: | 463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园林 雨水 收集 蓄水 系统 | ||
1.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包括透水层面以及设于透水层面下方的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连接有渗排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底部设有挡板一(3)和挡板二(4),且挡板一(3)和挡板二(4)将蓄水池(1)内部分隔为呈阶梯状的蓄水室一(101)、蓄水室二(102)和蓄水室三(103),所述挡板一(3)的高度小于挡板二(4),所述挡板一(3)和挡板二(4)靠近蓄水池(1)顶部的顶端距离蓄水池(1)顶部具有间隙,使得所述蓄水室一(101)、蓄水室二(102)和蓄水室三(103)的顶部连通;
所述蓄水池(1)连通有溢流管(7),所述蓄水室一(101)连接有埋入浅层地表的渗排管一(6a),所述蓄水室二(102)连接有埋入中层地表的渗排管二(6b),所述蓄水室三(103)连接有埋入深层地表的渗排管三(6c),所述挡板一(3)内设有用于切换渗排管一(6a)通堵状态的切换机构,所述挡板二(4)内也设有切换机构,用于切换渗排管二(6b)的通堵状态,以根据雨势的大小将蓄水池(1)内的水通过不同深度的渗排管(6)排送到对应深度的土壤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顶端设有用于过滤透水层面的雨水的净化层(2),所述净化层(2)朝向蓄水池(1)内部的底端通过导流板(5)支撑,所述导流板(5)的底端的最低点朝向蓄水室一(101)设置,所述导流板(5)的底端设有将净化后的雨水通入蓄水室一(101)内的汇流槽(5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用于测量蓄水池(1)的蓄水室一(101)内水位的浮球组件和与浮球组件电连接的、设于挡板一(3)内部的气缸(15),当浮球组件测量蓄水室一(101)的水位到达最高液位时,与浮球组件电连接的气缸(15)的输出轴向上拉起,将与气缸(15)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的堵头(22)抬升,以封堵蓄水室一(101)的出水口处的、与渗排管一(6a)连通的调控管(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组件包括设于蓄水室一(101)内的浮球(10)、连接浮球(10)的导杆(9)和连接挡板一(3)侧壁的定位筒(8),所述定位筒(8)朝向蓄水室一(101)内的一侧开设有供导杆(9)滑动的导轨(8a),所述导轨(8a)高度方向分别连接有触杆一(11)和触杆二(12),所述定位筒(8)朝向挡板一(3)内部的一侧连接有沿定位筒(8)高度方向设置的固定架(8b),所述固定架(8b)高度方向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应连接有高液位触点(13)和低液位触点(14),所述触杆一(11)、触杆二(12)与高液位触点(13)、低液位触点(14)对应连接,当浮球(10)上升或下降至一定位置时,触杆与触点接触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5)的执行电路开关通过延时继电器(27)与高液位触点(13)电串联,当蓄水室一(101)内的水位上升至预设最高液位时,触杆二(12)与高液位触点(13)接触闭合,触发气缸(15)的执行电路开关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雨水收集蓄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5)的输出轴的端部通过垂直于输出轴的横梁(19)连接有与输出轴平行的拉杆(20),所述的拉杆(20)远离横梁(19)的底端连接有设于调控管(21)内的堵头(22),所述的堵头(22)与调控管(21)的进口处对应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发,未经朱志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348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