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生物炭负载微生物的复合体及其在强化厌氧发酵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77757.9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61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申瑞霞;赵立欣;于佳动;姚宗路;马俊怡;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14 | 分类号: | C12N11/14;C12N1/20;C12P5/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苏士莹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生物 负载 微生物 复合体 及其 强化 发酵 中的 应用 | ||
1.改性生物炭或复合体在强化厌氧发酵中的应用,包括提升甲烷产气性能和/或甲烷气体品质;所述复合体包括改性生物炭和复合菌液;所述厌氧发酵包括CSTR厌氧发酵或UASB厌氧发酵;所述CSTR厌氧发酵时,改性生物炭的粒径为2~10mm;所述UASB厌氧发酵时,改性生物炭的粒径为(10,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改性生物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物炭和改性剂溶液混合,加热3~5h,静置12~24h后过滤;
2)将过滤所得生物炭清洗至滤液呈中性,得到所述改性生物炭;
所述改性剂溶液包括HCl溶液、NaOH溶液和K2CO3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溶液;
当改性剂为两种以上溶液时,步骤1)为:
11)生物炭与其中一种改性剂溶液混合,加热3~5h,静置12~24h后过滤;
12)更换改性剂溶液的种类,将步骤11)过滤后的固体重复步骤11)直至所有改性剂溶液处理完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HCl溶液、NaOH溶液和K2CO3溶液的浓度分别为1~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和任意一种改性剂的质量比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制备原料包括农作物秸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炭化或热解炭化;
所述水热炭化的温度为180~200℃,炭化时间为1~3h;
所述热解炭化的温度为600~1000℃,炭化时间为0.5~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炭和复合菌液的质量比为(5~15):1;
所述复合菌液包括产乙酸嗜蛋白质菌和多形拟杆菌的混合菌液,或驯化得到的混合菌液;
所述产乙酸嗜蛋白质菌和多形拟杆菌的活菌数比为1:1;
所述驯化的方法包括:
以农作物秸秆为底物,接种厌氧发酵体系中的沼液,38℃厌氧发酵30d,得到驯化后的混合菌液;
所述厌氧发酵体系包括稳定运行的厌氧发酵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嗜蛋白质菌的活菌浓度为108个/mL;所述多形拟杆菌的活菌浓度为108个/m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改性生物炭、复合菌液和营养液在35~37℃,扩繁1~3d,得到所述复合体;所述改性生物炭、复合菌液和营养液的质量比为5:1:100、10:1:100或15:1:100;
或者
采用高压喷涂的方法,将所述复合菌液喷涂在改性生物炭上,得到所述复合体;所述喷涂的压力为0.5~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775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