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5592.1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54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江;龚杨;刘光铭;曹建峰;刘胜强;兰平;吴琛;张新亮;张丛波;王鹏翔;李娟;于宏启;樊博涛;翁年平;王月凤;马世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G06F30/13;G06F30/23;G06T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技术 连续 转体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建立连续梁转体的BIM模型,所述BIM模型至少包括灌注桩基模型、转体体系模型和主墩柱模型;
步骤二、基于所述BIM模型进行结构验算和碰撞检查,确定所述连续梁转体中的空间位置和高程;
步骤三、基于所述BIM模型进行称重试验,确定连续梁转体中的配重方案,计算纵横向稳定系数,制定转体体系方案;
步骤四、根据所述BIM模型调节后的转体体系方案,进行连续梁转体施工并试转体,监测该转体体系方案是否稳定,若稳定,则正式转体,若不稳定,则调整转体体系方案并再次试转体,直至稳定再正式转体;
步骤五、正式转体,并设置防倾保险体系和限位控制体系;
步骤六、进行球铰封铰施工;
步骤七、转体就位后,施工合龙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注桩基模型至少包括中墩模型和边墩模型;
所述转体体系模型至少包括球铰模型、下转盘模型、上转盘模型、转体牵引系统模型、助推系统模型和轴线微调系统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验算和碰撞检查的方法为:利用所述BIM模型的三位可视化,获取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管道的碰撞点,并标记在所述BIM模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试验的方法为:
设定连续梁绕所述球铰发生刚体转动,转动力矩与竖向顶力之间,切向转动位移与竖向位移之间为线性关系;
对连续梁模型施加转动力矩,测试球铰模型的切向转动位移,获取转动力矩-切向位移曲线和顶力-位移曲线;若存在某个转动力矩使切向转动位移发生突变,则此时球铰模型的状态为静摩擦与动摩擦的临界状态,将该转动力矩在转动力矩-切向位移曲线上对应的点转换为顶力-位移曲线上的点并定义为临界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连续梁转体中的配重方案的方法是:采用梁体纵向倾斜配重方案,连续梁在梁轴线方向呈倾斜态势,形成两点竖向支承,测试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偏心距、摩阻力矩及静摩擦系数;
其中配重的大小为:
此时配重后的偏心矩为:
其中,配重后偏心矩的取值范围在[5cm,1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试转体的方法为:
按照配重方案执行,测试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实际值、偏心距实际值、摩阻力矩实际值及静摩擦系数实际值,检算纵横向稳定系数,控制纵横向稳定系数大于1.5,监测球铰间的摩擦系数及观察是否发生异常情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正式转体的方法为:转体启动;进行平转;当转体基本到位之后减速,采取点动操作,直到转体就位;进行转体定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保险体系包括内环保险腿和千斤顶,所述内环保险腿设置在球铰内部,所述千斤顶布置在滑道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控制体系用于转体转动到位出现偏差后需要对转体进行限位和调整,具体包括转体限位装置和微调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转体就位后,施工合龙段,合龙段施工过程中由边至中进行,先边跨合龙,再中跨合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55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