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振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0241.1 | 申请日: | 2022-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武;张金忠;吴四海;许兴发;张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温州共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84 | 代理人: | 施卡特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显示屏 振动 结构 | ||
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振动结构,包括外壳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振动结构,振动结构包括电磁铁、限位橡胶以及U型簧片,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电磁铁吸合的衔铁,所述限位橡胶卡接在支架上,所述U型簧片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架和外壳上,所示支架上设有开口,所述外壳穿过开口固定连接设有压板,所述外壳和压板之间滚动设有滚珠,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滚珠适配的让位口。本发明的通过对电磁铁通断电,来控制U型簧片和限位橡胶的变形,使显示屏有方向性的发生振动,并巧妙运用滚珠支撑外壳相对支架发生振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振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液晶显示屏成为了汽车上非常重要的电子器件,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0162184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震动触摸屏,包括:表面玻璃保护层和触摸感应层组成的触摸屏;所述表面玻璃保护层的下表面与所述触摸感应层的上表面贴合,还包括:震动电机和CPU主板;其中,触摸感应层设置多个触摸按键;触摸按键与CPU主板电性连接;震动电机安装在触摸屏上,并与CPU主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采用采用震动马达实现振动功能,但是震动马达体积大,成本较高,震动时发出的噪音较大,驾驶时体验感较差,且震动马达的振动无方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振动结构,通过对电磁铁通断电,来控制U型簧片和限位橡胶的变形,使显示屏有方向性的发生振动,并巧妙运用滚珠支撑外壳相对支架发生振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显示屏的振动结构,包括外壳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安装有振动结构,振动结构包括电磁铁、限位橡胶以及U型簧片,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电磁铁吸合的衔铁,所述限位橡胶卡接在支架上,所述U型簧片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架和外壳上,所示支架上设有限位口,所述外壳穿过限位口固定连接设有压板,所述外壳和压板之间滚动设有滚珠,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滚珠适配的让位口。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当电磁铁通电时,衔铁受到电磁铁的磁吸力,带动外壳发生移动,限位橡胶卡在支架上,对外壳上插入支架的部分进行振动限位,使外壳相应支架产生小幅度的振动,振动手感好,外壳振动时,一侧U型簧片压缩变形,另一侧U型簧片拉伸变形,两侧变形的U型簧片利用弹力对外壳进行缓冲,外壳上设有螺柱,螺柱穿过限位口与压板通过螺钉紧固,压板与外壳一起移动,滚珠受到让位口限制,在外壳和压板之间原地滚动,外壳利用滚珠的特性,使其在水平方向上相对支架可以滑动上。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振动结构沿支架轴线方向设置,所述电磁铁位于轴线中心,所述电磁铁两侧均设有限位橡胶和U型簧片,限位橡胶位于靠近电磁铁的位置,U型簧片位于轴线两端,所述U型簧片包括U型段、连接段以及起翘段,所述连接段上设有夹脚,所述衔铁竖直安装在电磁铁和任意一侧限位橡胶之间,所述滚珠位于支架的四周。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外壳沿支架的轴线方向的振动,电磁铁和衔铁安装在轴线中心,当电磁铁通电时,使外壳受到的作用力均匀分布,限位橡胶位于电磁铁的两侧,在外壳振动时起到限制振动幅度的作用,U型簧片位于轴线两端避免外壳因为惯性的作用继续晃动, U型段对外壳的振动进行缓冲,连接段用于U型簧片的固定,起翘段用于提供弹性抵消压力,滚珠四角支撑外壳滑动,保证外壳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第一区域、固定接口、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支架中心,所述外壳对应固定接口设有连接柱,所述限位橡胶卡接在固定接口上,连接柱与限位橡胶抵触,所述第二区域配合U型簧片设有固定座,所述第三区域分布在支架的四周,所述限位口位于第三区域限制外壳与压板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0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瓜内生菌转化生产葫芦素E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晶圆腐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