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外敷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9002.4 | 申请日: | 2022-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华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 | 宫恋 |
地址: | 252400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外敷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外敷装置,包括盖体,盖体的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松紧带,一侧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插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另一侧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收壳体。本装置通过梯形块向第一腔室内部移动会使得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压强增大,造成第一腔室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传输到第二腔室内部,第二腔室内部气体增多会使得卡块向接收槽进行移动,卡块移动拉伸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当连接块与接收壳体接触时,这时卡块进入到卡槽内部,对插块进行固定,实现了盖体的固定,操作简单快捷,且设置松紧带,与现有绷带固定相比,可以使盖体持续与受伤部位接触,使得中药外敷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外敷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外敷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外敷方法可分为撒敷法、调敷法、吹敷法;中药油膏剂或水剂可直接涂抹;中药膏剂则是直接贴敷;中药膜剂则是以贴在粘膜表面。
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体的膝盖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膝盖在受伤产生肿胀时,常常采用中药药包进行外敷,然后采用绷带进行固定,利用热气携带中药的药性,作用在治疗部位,起到治疗的效果;
然而,在采用绷带固定时发现,绷带在固定时往往需要缠绕几圈对中药药包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将对药包进行固定但是所需的操作步骤较多,且随着治疗的进行,当受伤部位逐渐消肿时,使得绷带与中药药包的束缚力减弱,使得药包与受伤部位贴合出现间隙,进而影响中药外敷的效果。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中药外敷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外敷装置,以解决现在的绷带在固定时往往需要缠绕几圈对中药药包进行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将对药包进行固定但是所需的操作步骤较多,且随着治疗的进行,当受伤部位逐渐消肿时,使得绷带与中药药包的束缚力减弱,使得药包与受伤部位贴合出现间隙,进而影响中药外敷的效果等问题。
本发明中药外敷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中药外敷装置,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的两侧均对称固定安装有松紧带,一侧所述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块,所述插块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另一侧所述松紧带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收壳体,所述接收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接收槽,所述接收壳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稳固机构,所述接收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两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腔室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卡接机构,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放药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稳固机构对称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腔室内侧壁的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腔室相靠近的一侧均密封滑动安装梯形块,两个所述梯形块相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第一腔室的内部,且所述梯形块的一侧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密封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腔室内侧壁的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延伸至接收槽的内部,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盖体顶部的链条,所述链条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插块一端的形状为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按压排气机构,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华,未经韩国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9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