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68094.4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6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腾;周通;邓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F25B41/40;F25B41/20;F25B4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敖俊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热泵空 调用 室外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机构和储液机构,换热器机构包括室外换热器、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冷媒入口、冷媒出口、冷媒分离出口和冷媒分离入口;储液机构包括储液器、电磁三通阀以及开设于储液器上的储液器入口和储液器出口,储液器入口与冷媒分离入口贯通连接,储液器出口与冷媒分离出口贯通连接,电磁三通阀的上阀口和下阀口分别朝上朝下设置,电磁三通阀的侧阀口设于储液器出口处。本申请通过增加储液器并在储液器内设置电磁三通阀实现两相冷媒的气液分离,实现室外换热器制冷时为过冷式冷凝器,制热时为过热蒸发器,制冷和制热时均能够提高空调性能并简化空调系统,有效节约空调系统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与新能源的发展,纯电动车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多推广以及应用。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的是汽车热泵空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热泵空调。目前市面上的热泵空调采用的室外换热器均没有过冷功能,导致空调系统需要增加一个储液器和同轴管来达到过冷的效果,而热泵循环时,需要增加气液分离器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冷媒为气态而不发生液击,实际情况是经过气液分离器的两相冷媒并不能完全分离,故现方案压缩机依然存在液击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热泵空调采用的室外换热器没有过冷功能,需要增加储液器和同轴管实现过冷效果,制热时,需要增加气液分离器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冷媒为气态以免发生压缩机液击风险,并且现有的气液分离器不能实现两相冷媒的完全分离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机构和储液机构,所述换热器机构包括室外换热器、设于室外换热器内的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开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一侧并上下设置的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开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另一侧并与所述上层流道的流道出口和所述下层流道的流道入口对应连接的冷媒分离出口和冷媒分离入口;储液机构包括储液器、电磁三通阀以及开设于所述储液器上的储液器入口和储液器出口,所述储液器入口与所述冷媒分离入口贯通连接,所述储液器出口与所述冷媒分离出口贯通连接,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上阀口和下阀口分别朝上朝下设置,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侧阀口设于所述储液器出口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机构还包括回弯管路,所述回弯管路的上管口所在高度高于所述回弯管路的下管口,所述下管口与所述上阀口密封对接。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弯管路的长度延伸方向竖向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弯管路的底部所在高度不高于所述下阀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分离出口所在高度高于所述冷媒出口所在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为膨胀水箱。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器入口和所述冷媒分离出口之间的连接管路横向延伸至所述回弯管路的最左侧管外壁处,并与所述回弯管路的最左侧管外壁之间具有间隙。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三通阀替换为电磁四通阀,所述电磁四通阀的至少一侧阀口设于所述所述冷媒分离出口处,至少一阀口朝下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当冷媒入口进入工质为气态冷媒时,控制电磁三通阀的上阀口和侧阀口打开相互贯通,下阀口关闭。
一些实施例中,当冷媒入口进入工质为液态冷媒时,控制电磁三通阀的上阀口关闭,侧阀口和下阀口打开相互贯通。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用室外换热装置,通过增加储液器并在储液器内设置电磁三通阀实现两相冷媒的气液分离,实现室外换热器制冷时为过冷式冷凝器,制热时为过热蒸发器,制冷和制热时均能够提高空调性能并简化空调系统,有效节约空调系统的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80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